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资料(最新)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8 3:08: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 五 讲

装饰艺术运动

一、“装饰艺术”运动的背景和风格特点

1.装饰艺术运动的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源于法国。在大工业迅速发展形式下,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了解到适应时代的必然性,他们不再回避机械形式,也不回避新材料(如钢铁、玻璃等),采用大量新的装饰动机使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力求在维护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使工业产品更加美化。这场新的设计探索活动被称为“装饰艺术”运动。

2.“装饰艺术”运动风格 (1)注重材料的质感和光泽

(2)造型设计中多采用简单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

(3)色彩设计中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

二、“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异同

(1)形式特征上的“同”:

时间上都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都肯定机械化生产,采用新材料、新技术;都在设计中注重简单几何外形的运用 (2)意识形态上的“异”:

装饰艺术运动发轫于法国,强调装饰,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因此它仍然是为权贵的设计,其对象是资产阶级;“现代主义”运动发轫于德国,否定装饰,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它是左倾的、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

三、装饰艺术”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 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启迪 2、 原始艺术带来的灵感 3、 舞台艺术的感染 4、 汽车设计样式的影响

四、设计师让·杜南 设计风格:女性特征,东方神韵,华贵的色彩,精细的装饰图案

五、雷尼·拉里克 被誉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第 六 讲

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一、现代主义设计概念、设计原则

1.现代主义设计概念 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的发展,影响到世界各国。随后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趋于衰落的一种设计艺术思潮,是由荷兰风格派运动。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德国的包豪斯的活动发展和完善。

2、设计原则 遵循“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

六项原则

1从功能出发 ○

2强调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特性,使其相互适应 ○

3突出经济原则,为大众服务 ○

4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 ○

5着重对空间进行考虑 ○

6建筑设计的基础是逻辑性、科学性,而不是装饰性 ○

3. 现代主义设计的优缺点

(1)优点:使产品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缺点:存在造型单一化倾向

二、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及其设计作品

1.勒·柯布西耶20世纪法国著名建筑师和设计艺术理论家 ,“机械美学”的理论奠基人 ,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建筑五要素

1底层透空,下设立柱 ○

2采用平顶屋,在顶层上修饰花园 ○

3建筑框架结构,内部形成自由空间 ○

4横向长窗,窗户的开设可以自由处理 ○

5骨架结构,外墙处理更灵活 ○

勒·柯布西耶代表作——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朗香教堂

2.沃尔特·格罗佩斯 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大师,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设计和现代主义设计教育最重要奠基人之一,明确了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观点,强调功能觉得形式的原则,反对设计中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主张现代风格,主张用机械化、批量化的方式生产建筑,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设计思想。但他过分强调功能、技术与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形式的多样性和人为关怀在设计

>>閻忕偞娲栫槐鎴﹀礂閵婏附鐎�<<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