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4 18:45: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后一公里”,原意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的最后而且关键性的步骤,追求管理与服务中善始善终、重视末端、重视细节、重视衔接。近年来,“最后一公里”概念逐渐被一些行业使用, 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在现实生活中,你有哪些“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体验和认识,请列举一事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摩拜单车”除外。(4分)
“最后一公里”问题事例 例:在校课堂学习遇到困难,听不懂难点 解决办法 教师录制微课,学生在家通过微课继续学习,突破学习上的“最后一公里” (请勿在此处答题) (请勿在此处答题)
27. (10分)互联网正引发一场教育的变革。
据报道,2015年,互联网教育市场增长率达32%,预计到2017年,互联网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2800亿元。但2015年9月底,一些曾经风风火火的互联网教育公司纷纷倒下,让很多同行都感到了一丝寒意。
(1)运用《经济学常识》中价值规律的理论,结合图6和上述材料分析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状况。(4分)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近年来,互联网像点石成金的魔杖一般,不管“加”上什么,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那么,“互联网+教育”,又会发生怎样
奇妙的“化学反应”和深刻变革? 新学期伊始,首都北京。语文课上,清华附小的孩子们正在学习《丁丁冬冬学识字》,镜头一 沈老师注意尊重学生的每一点新发现,适时扩展教学面,举一反三。 此时此刻,千里之外的贵州遵义、河南滑县……全国1000多个小学的孩子们,也在《丁丁冬冬学识字》的课堂上,只不过黑板变成了屏幕,但“站”在他们面前的依旧是沈老师。 东城区多所学校的教师,上网直播授课,不仅本区学生受益,还吸引到河北、内蒙古等地的学生“旁听”。灯市口小学各科教师,根据本班的学习进度,制作了5~8分镜头二 钟的“微课”,提供给学生自学。不少老师不停地刷着微信群,那是为学生建的答疑交流区,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习。近期雾霾“红警”停课期间,家校师生“隔空携手”,收获了不一样的“停课不停学”。 在北京某医院工作的小王,在工作中面临着医患关系所导致的法律纠纷,为此他想进修一个法律专业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家政服务公司当月嫂的李阿姨想学个护理专业镜头三 提升自己,但苦于没有足够的时间……近年来,网易、新浪等开设了网络公开课,中国各高校也相继共享教育资源,利用MOOC平台(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进行公开授课,这些课程帮助他们圆了自己的梦。 (2)透视以上镜头,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教育”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和深刻变革。(6分) 28. (7分)某校高二年级学生围绕“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项目范围内房屋征收决策”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走访调查、查阅资料等,获得以下资料:
通过研究这一案例,同学们认为,东城区政府比较成功破解房屋征收这一被认为是“天下第一难”的难题。这一难题被成功破解的经验有:(3分)
① ② ③
同时,也认为,钟鼓楼广场公益性房屋征收的论证听证会可以进一步完善,以更加广泛、充分地听取公民利益诉求。请以听证会组织者的角色,为此列举2条相关措施: (4分)
① ②
29. (6分)探索浩瀚宇宙,探究科学与未来。
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热泪盈眶!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顺利完成任务,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并开展了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