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20:03: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作者:刘瀚超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5年第05期

[摘 要]在所有的山水诗作品当中,谢灵运是其创作的鼻祖,同时也是东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提到山水诗,总是和谢灵运的名字相联系,由此可以看出谢灵运在山水诗方面的艺术成就。本文以谢灵运的山水诗为选题,结合人物的生平分析谢灵运山水诗中的艺术特色,并总结出其背后有哪些深层的文化含义,以期为今后的文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谢灵运;山水诗;艺术特色

在谢灵运短短的一生中,一直用极富生机的笔墨去赞美山水景色,同时也表现出大自然无穷的生命力。因此在欣赏谢灵运山水诗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其笔下野性的自然以及细腻的心境,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在山水诗创作中包含了美学的色彩。谢灵运生平热爱山水,在仕途上不如意后便隐退与山水之间,用自己的经历创作出大量以供后人学习和欣赏的上乘佳作。 一、“自然”与“雕琢”的相互辉映

在后人对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化解读当中,常常就其作品中的“自然”与“雕琢”争论不休。在支持谢灵运山水诗出于“自然”的理论中,在刘宋时期中广为流传。在同时山水诗创作大师鲍照的心中,谢灵运的诗如同出水芙蓉一般,风格清新自然,是人工雕琢所无法达到的。而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当中也认同了鲍照的观点,认为谢灵运的山水诗是出于自然的。 在讨论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中,应该坚持客观的观点,其确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雕琢的范畴,这也是由于其所处的时代特点所决定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主要以研究佛教哲理为主,无论描写哪一类诗歌,都需要体现出“理”的内涵。因此,谢灵运的山水诗,其实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细致描摹,还要在客观描述的同时,加入主观的一些想法,以此来使得景色有一种来源于现实,有高于现实的情怀。在谢灵运的山水诗当中,既能够看到对于景色的一种细腻描写,又能感受到在多种意象的组合中,共同营造出的山水不断变幻的姿态。比如在《登永嘉绿嶂山》中:“澹潋结寒姿,団栾润霜质”,两句诗描写了霜露、湖水、竹子等非常寻常的景物,但通过多种意象的结合,便显示出景色特别的风貌。通过这首诗,也能明显看出诗人雕琢的功力。

与此同时,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也能看出其“自然”的一面,比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鸡禽”这一句中,就能看出其中自然的笔墨,而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也很自然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因此可以说,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化解读,是“自然”与“雕琢”的交相辉映而形成的,在描绘各种景物时,都是出于现实当中的;而在遣词造句方面,则运用不同的手法,创造出或唯美、或忧伤的意境,这也是谢灵运山水诗的魅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寡情”与“多情”的对比

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是否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这也是历年中对其诗歌成就的争论点。针对谢灵运山水诗“寡情”的说法中,以萧子显为主要代表人物。在《南齐书·文学传论》当中,就记录了萧子显对谢灵运的评价,认为其虽然语句华丽、风格清新,但却没有感情的融入。甚至当时文坛当中十分流行的“酷不入情”的文风,也是由谢灵运所引起的。喻文鏊也曾评价过谢灵运的作品,认为和陶渊明的田园诗相比,谢灵运并不具备打动人心的感染力。

但针对“寡情”这种理论,白居易却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谢灵运的山水诗并不是无情,反而是将仕途上的不得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怀全部倾注在其作品当中,不仅不“寡情”,反而是一种“多情”的体现。

认为谢灵运的山水诗是“寡情”的,是基于其创作的思想所决定的。由于谢灵运在创作的过程中,是想通过文字的宣泄,使得让自己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之情得到些许的慰藉,因此会在作品当中进行大量的引经据典,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但用典过多会让读者形成理解的难度。与此同时,将大量的笔墨用来描述山水,会在一定程度上隐藏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当时文坛上盛行玄言诗,谢灵运受到影响,也会在其作品当中体现出一种“理”的文化内涵,在“理”的映衬下,“情”就不那么容易把握。

但是作品是对作者人格的真实反映,史书上记载,谢灵运是极重感情的人,因此在其山水诗当中,更加不会缺少浓烈的情感。比如在上几个章节当中所引用的几首山水诗,从中既能够看到对于山水美景的热爱之情,也有对仕途不如意的抑郁之情,还有对于年华易逝的怅惘之情……种种作品看来,谢灵运的山水诗并不是“寡情”,反而是在“寡情”的背后体现出一种“多情”的内涵。

三、空间、时间和意境的韵味

谢灵运的山水诗开创了文学领域当中的新纪元,在其写景的过程中,又极具创新性地加入了大量的艺术表现手法,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如梦似幻的山水画作。与此同时,秉承着“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念,谢灵运将景色作为抒发感情的一种载体,在寄情于山水的同时,也充分蕴含了自己的饱满感情,也正因如此,形成了谢灵运独特的诗歌韵味。针对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化解读,也应从空间、时间和意境这三方面来看。

从宏观的层面上分析,谢灵运的每一首山水诗中,都描写了不用的景物,用这种一个个景物的片段拼凑成不同的空间感;而游览景物则需要以时间为单位,这又赋予了山水诗时间上的流动感;在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之下,其意境便呼之欲出了。

而在微观的层面上分析,在谢灵运的山水诗当中,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方法,立体清晰地显现出山水景物中的空间感,与此同时也注意到时间对于景物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人在欣赏这种景物时心境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时间、空间的手段显示意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的分析,更加深入的了解谢灵运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为今后研究诗歌提供了宝贵经验。分析谢灵运的山水诗,对于文学鉴赏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阮忠.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与谢氏家族风习[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111-116.

[2]时国强.谢灵运山水诗中的以理灭情[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82-85.

[3]王琳,李存霞,杜瑞平.谢灵运山水诗新探[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8-20.

作者简介:刘瀚超,男,31岁,硕士,现就职于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