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B卷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7:28: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兵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

《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B试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机械故障是指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丧失或降低其规定的功能及不能继续运行的现象。

2.故障按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故障、突发性故障、渐进性故障、复合型故障。 3.影响维修性的因素,主要有机械设备维修性设计的优劣、维修保养方针、体制、维修装备设施的完善程度,维修保养人员的水平高低和劳动情绪等。

4.机电设备常用的维修方式有: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可靠性维修、改善维修和无维修设计。

5.修理类别有:大修、项修、小修三种类型。

6.机械零件失效形式也主要有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四种。

7.按摩擦表面破坏的机理和特征不同,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和微动磨损。

8.机械零件或构件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大类。

9.磨料磨损的形式可分为錾削式、高应力碾碎式和低应力擦伤式三类。 10.“无维修设计”是设备维修的理想目标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故障按表现形式分为:( AB )

A.功能故障 B.潜在故障 C.人为故障 D.自然故障 2.故障的特点有( ABCD )

A.多样性和层次性 B.延时性和不确定性 C.多因素和相关性 D. 修复性 3.( B )是指机械设备在维修方面具有的特性或能力

A.维修 B.维修性 C.保修 D.保养 4.下列哪项是属于腐蚀磨损( D )

A.轻微磨损 B.咬死 C.涂抹 D.氧化磨损 5.下列哪些不是项修的主要内容( B )

A.治理漏油部位 B.修理电气系统 C.喷漆或补漆 D.清洗、疏通各润滑部位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故障管理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故障征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维修。(√) 2.对常发生或多次重复出现的故障的部位或零件,要重点监测,必要时对其进行系统技术改造。(√)

3.维修是指维护或修理进行的一切活动。包括保养、修理、改装、翻修、检查等。(√) 4.改善维修的最大特点是修补结合。( X )

5.大修即大修理,是指以全面恢复设备工作精度、性能为目标的一种改善修理。( X )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维修性

机械设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称维修性。 2.失效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机械零件由于设计、材料、工艺及装配等各种原因,丧失规定的功能,无法继续工作的现象称为失效。 3.变形

机械零件或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状或尺寸变化的现象称为变形。 4.断裂

断裂是零件在机械、热、磁、腐蚀等单独作用或者联合作用下,其本身连续性遭到破坏,发生局部开裂或分裂成几部分的现象。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一)影响故障产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故障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1.制造和修理因素对故障的影响。1)零件材料的选择2)零件加工质量3)装配质量 2.使用因素对故障的影响。1)工作负荷2)工作环境3)设备保养和操作技术 (二)减少或消除机械零件断裂的对策有哪些?

答:减少或消除机械零件断裂的对策有:1.设计 在金属结构设计上要合理,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应力集中,合理选择材料。2.工艺 采用合理的工艺的结构,注意消除残余应力,严格控制热处理工艺。3.使用 按设备说明书操作、使用机电设备,严格杜绝超载使用机电设备。

(三)简述疲劳磨损的定义及机理?

答:疲劳磨损是摩擦表面材料微观体积受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产生重复变形,导致产生裂纹和分离出微片或颗粒的一种磨损。

机理:疲劳磨损的过程就是裂纹产生和扩展的破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