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式?/p>
教学课题
第一组教?/p>
1
草原
学案编写?/p>
教学用课?/p>
学案使用?/p>
?/p>
周星?/p>
?/p>
?
?/p>
?
?/p>
课(章节?/p>
教学
目标
1
.认?/p>
4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
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p>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p>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p>
3
.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p>
4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p>
教学重点与难?/p>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p>
教学准备与手?/p>
1.
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
演唱)?/p>
2.
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p>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
科第
周星?/p>
集体备课
共性意?/p>
1
.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①在中国版图上找到内蒙古的位
置、范围,并初步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例如,服饰特点、生活特点。②
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③通过展示图片和请去过草原的同学作介绍,加
深对草原的感性认识?/p>
2
.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p>
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p>
美,最后以凝炼的诗句总结全文。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
特点?/p>
3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要加强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可引导?
生结合生活体验,
边读边想象画面:草原一碧千里而又不失秀美的风光?/p>
马疾驰,
车相随,
襟飘带舞,欢声笑语迎远客的场景;敬酒联欢的热闹场面。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将?/p>
家带进草原,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第一、二自然段?/p>
4
.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
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作家老舍随着场景的变化、时
间的推移,情感也在变化着。但贯穿全文的是对草原及草原人民的赞美与留恋之情。这?/p>
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紧密交融在一起,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p>
画面、课件演示、角色扮演、抄写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情?/p>
交融是本文的最主要特点,作家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大致有这
样几个特点:一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
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p>
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