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对点训练:原子的核式结构
1.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的经典再现,
用放射性元素发出的?/p>
子轰击金箔,
用显微镜观测在环形荧光屏上所产生的亮点,
根据实验现象?/p>
?/p>
列分析正确的?/p>
(
)
A
.在荧光屏上形成的亮点是?/p>
α
粒子在金箔上打出的电子产生的
B
.原子核应该带负?/p>
C
.在荧光屏上观测到极少数?/p>
α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p>
D
.该实验?/p>
α
粒子由于和电子发生碰撞而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
解析?/p>
?/p>
C
在荧光屏上形成的亮点是由
α
粒子打在荧光屏上产生的,?/p>
A
错误;原子核带正
电,?/p>
B
错误;当
α
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p>
α
粒子影响很小,影?/p>
α
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
离核较远时,
α
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
运动方向改变量较小?/p>
只有?/p>
α
粒子与原子核十分接近时,
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p>
α
粒子接近原子核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
α
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p>
而绝大多数基本按直线方向前进?/p>
?/p>
C
正确?/p>
D
错误?/p>
2.
如图为卢瑟福?/p>
α
粒子散射实验,①、②两条线表示实验中
α
粒子运动
的轨迹,则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p>
α
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
(
)
A
.轨?/p>
a
B
.轨?/p>
b
C
.轨?/p>
c
D
.轨?/p>
d
解析?/p>
?/p>
A
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散射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
核内?/p>
α
粒子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p>
α
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
a
,因离原子核越近,受到的库仑斥力越强,则偏转程度越强,故
A
正确?/p>
B
?/p>
C
?/p>
D
错误?/p>
3
?/p>
[
多?/p>
]
(2016·
天津高?/p>
)
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
推动?/p>
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p>
(
)
A
.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B
.查德威克用
α
粒子轰击
14
7
N
获得反冲?/p>
17
8
O
,发现了中子
C
.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
.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解析?/p>
?/p>
AC
麦克斯韦曾提出光是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选项
A
正确;查德威克用
α
粒子轰击
9
4
Be
,获得反冲核
12
6C
,发现了中子,选项
B
错误;贝克勒尔发
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选项
C
正确;卢瑟福通过?/p>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
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
D
错误?/p>
对点训练:原子能级跃迁规?/p>
4
?/p>
[
多?/p>
]
(2019·
南通一?/p>
)
已知氢原子基态能量为?/p>
13.6 eV
,下列说法正确的?/p>
(
)
A
.使
n
?/p>
2
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吸?/p>
3.4 eV
的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