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上传
首页
助手
最?/div>
资料?/div>
工具

 

1 

 

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

AGC

)设?/p>

 

摘要

:本设计以程控增益调整放大器

 AD603

为核心,通过单片?/p>

MSP430

控制各模

块,实现电压增益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基本恒定。系统由

5

个模块组成:前级缓冲

模块,电压增益调整模块,峰值检测模块,后级输出缓冲模块,控制与显示模块?/p>

将输入信号经前级缓冲电路输入给程控增益调整放大器

 AD603

,将信号放大输出?/p>

通过峰值检测电路检测输出信号,并送给单片?/p>

AD

采样,与理想输出信号数值进

行比较,若有多偏差,则通过调整?/p>

AD603

的增益控制电压,来调整放大倍数,从

而实现输出信号的稳定。整个设计使用负反馈原理,实现了自动增益的控制?/p>

 

关键?/p>

?/p>

AD603    MSP430    

峰值检?/p>

    

自动增益控制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1.1

整体方案

 

方案一:采用纯硬件电路实现,由

AD603

和运放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和减法电路

实现。把实际电压与理论电压的差值通过适当幅值和极性的处理,作?/p>

AD603

的控

制信号,从而实现放大倍数的自动调整,实现输出电压恒定?/p>

 

优点:该方案理论简单,制作起来也相对容易,只有硬件电路?/p>

 

缺点:理论低端,精度不够,没有创新,通用性不好?/p>

 

方案二:采用

AD603

和单片机结合,通过单片机对输出信号

AD

采样并转化为?/p>

字量,与理论输出电压值进行比较,得到差值转换为控制电压,通过

DA

转化,对

程控增益放大?/p>

AD603

的放大倍数惊醒调整,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恒定?/p>

 

优点:该方案控制精确,自动控制速度快,系统可移植性强,功能改变和?/p>

加容易,对后期改善和提升电路性能有益?/p>

 

缺点:需要软硬件配合,系统稍复杂?/p>

 

通过对两个方案的综合对比,我们选用方案二?/p>

 

1.2

控制模块

 

方案一:采?/p>

MCS-51

?/p>

Intel

公司?/p>

MCS-51

的发展已经有比较长的时间,以?/p>

典型的结构、完善的总线?/p>

SFR

的集中管理模式、位操作系统和面向控制功能的?/p>

富的指令系统,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应用比较广泛,各种技术都

比较成熟?/p>

 

MCS-51

优点是控制简单,二缺点也明显因为资源有限,功能实现有困难,?/p>

且需要大量外扩单元?/p>

 

方案二:采用

TI

公司?/p>

MSP430

?/p>

MSP430

是一?/p>

 16 

位的、具有精简指令集的?/p>

超低功耗的混合型单片机,基于闪存的产品系列,具有最低工作功耗,?/p>

 

Ͼλ
新建
上传
首页
助手
最?/div>
资料?/div>
工具

 

1 

 

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

AGC

)设?/p>

 

摘要

:本设计以程控增益调整放大器

 AD603

为核心,通过单片?/p>

MSP430

控制各模

块,实现电压增益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基本恒定。系统由

5

个模块组成:前级缓冲

模块,电压增益调整模块,峰值检测模块,后级输出缓冲模块,控制与显示模块?/p>

将输入信号经前级缓冲电路输入给程控增益调整放大器

 AD603

,将信号放大输出?/p>

通过峰值检测电路检测输出信号,并送给单片?/p>

AD

采样,与理想输出信号数值进

行比较,若有多偏差,则通过调整?/p>

AD603

的增益控制电压,来调整放大倍数,从

而实现输出信号的稳定。整个设计使用负反馈原理,实现了自动增益的控制?/p>

 

关键?/p>

?/p>

AD603    MSP430    

峰值检?/p>

    

自动增益控制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1.1

整体方案

 

方案一:采用纯硬件电路实现,由

AD603

和运放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和减法电路

实现。把实际电压与理论电压的差值通过适当幅值和极性的处理,作?/p>

AD603

的控

制信号,从而实现放大倍数的自动调整,实现输出电压恒定?/p>

 

优点:该方案理论简单,制作起来也相对容易,只有硬件电路?/p>

 

缺点:理论低端,精度不够,没有创新,通用性不好?/p>

 

方案二:采用

AD603

和单片机结合,通过单片机对输出信号

AD

采样并转化为?/p>

字量,与理论输出电压值进行比较,得到差值转换为控制电压,通过

DA

转化,对

程控增益放大?/p>

AD603

的放大倍数惊醒调整,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恒定?/p>

 

优点:该方案控制精确,自动控制速度快,系统可移植性强,功能改变和?/p>

加容易,对后期改善和提升电路性能有益?/p>

 

缺点:需要软硬件配合,系统稍复杂?/p>

 

通过对两个方案的综合对比,我们选用方案二?/p>

 

1.2

控制模块

 

方案一:采?/p>

MCS-51

?/p>

Intel

公司?/p>

MCS-51

的发展已经有比较长的时间,以?/p>

典型的结构、完善的总线?/p>

SFR

的集中管理模式、位操作系统和面向控制功能的?/p>

富的指令系统,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应用比较广泛,各种技术都

比较成熟?/p>

 

MCS-51

优点是控制简单,二缺点也明显因为资源有限,功能实现有困难,?/p>

且需要大量外扩单元?/p>

 

方案二:采用

TI

公司?/p>

MSP430

?/p>

MSP430

是一?/p>

 16 

位的、具有精简指令集的?/p>

超低功耗的混合型单片机,基于闪存的产品系列,具有最低工作功耗,?/p>

 

">
新建
上传
首页
助手
最?/div>
资料?/div>
工具

 

1 

 

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

AGC

)设?/p>

 

摘要

:本设计以程控增益调整放大器

 AD603

为核心,通过单片?/p>

MSP430

控制各模

块,实现电压增益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基本恒定。系统由

5

个模块组成:前级缓冲

模块,电压增益调整模块,峰值检测模块,后级输出缓冲模块,控制与显示模块?/p>

将输入信号经前级缓冲电路输入给程控增益调整放大器

 AD603

,将信号放大输出?/p>

通过峰值检测电路检测输出信号,并送给单片?/p>

AD

采样,与理想输出信号数值进

行比较,若有多偏差,则通过调整?/p>

AD603

的增益控制电压,来调整放大倍数,从

而实现输出信号的稳定。整个设计使用负反馈原理,实现了自动增益的控制?/p>

 

关键?/p>

?/p>

AD603    MSP430    

峰值检?/p>

    

自动增益控制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1.1

整体方案

 

方案一:采用纯硬件电路实现,由

AD603

和运放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和减法电路

实现。把实际电压与理论电压的差值通过适当幅值和极性的处理,作?/p>

AD603

的控

制信号,从而实现放大倍数的自动调整,实现输出电压恒定?/p>

 

优点:该方案理论简单,制作起来也相对容易,只有硬件电路?/p>

 

缺点:理论低端,精度不够,没有创新,通用性不好?/p>

 

方案二:采用

AD603

和单片机结合,通过单片机对输出信号

AD

采样并转化为?/p>

字量,与理论输出电压值进行比较,得到差值转换为控制电压,通过

DA

转化,对

程控增益放大?/p>

AD603

的放大倍数惊醒调整,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恒定?/p>

 

优点:该方案控制精确,自动控制速度快,系统可移植性强,功能改变和?/p>

加容易,对后期改善和提升电路性能有益?/p>

 

缺点:需要软硬件配合,系统稍复杂?/p>

 

通过对两个方案的综合对比,我们选用方案二?/p>

 

1.2

控制模块

 

方案一:采?/p>

MCS-51

?/p>

Intel

公司?/p>

MCS-51

的发展已经有比较长的时间,以?/p>

典型的结构、完善的总线?/p>

SFR

的集中管理模式、位操作系统和面向控制功能的?/p>

富的指令系统,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应用比较广泛,各种技术都

比较成熟?/p>

 

MCS-51

优点是控制简单,二缺点也明显因为资源有限,功能实现有困难,?/p>

且需要大量外扩单元?/p>

 

方案二:采用

TI

公司?/p>

MSP430

?/p>

MSP430

是一?/p>

 16 

位的、具有精简指令集的?/p>

超低功耗的混合型单片机,基于闪存的产品系列,具有最低工作功耗,?/p>

 

Ͼλ">
Ͼλ
Ŀ

基于msp430自动增益控制放大? - 百度文库
新建
上传
首页
助手
最?/div>
资料?/div>
工具

 

1 

 

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

AGC

)设?/p>

 

摘要

:本设计以程控增益调整放大器

 AD603

为核心,通过单片?/p>

MSP430

控制各模

块,实现电压增益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基本恒定。系统由

5

个模块组成:前级缓冲

模块,电压增益调整模块,峰值检测模块,后级输出缓冲模块,控制与显示模块?/p>

将输入信号经前级缓冲电路输入给程控增益调整放大器

 AD603

,将信号放大输出?/p>

通过峰值检测电路检测输出信号,并送给单片?/p>

AD

采样,与理想输出信号数值进

行比较,若有多偏差,则通过调整?/p>

AD603

的增益控制电压,来调整放大倍数,从

而实现输出信号的稳定。整个设计使用负反馈原理,实现了自动增益的控制?/p>

 

关键?/p>

?/p>

AD603    MSP430    

峰值检?/p>

    

自动增益控制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1.1

整体方案

 

方案一:采用纯硬件电路实现,由

AD603

和运放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和减法电路

实现。把实际电压与理论电压的差值通过适当幅值和极性的处理,作?/p>

AD603

的控

制信号,从而实现放大倍数的自动调整,实现输出电压恒定?/p>

 

优点:该方案理论简单,制作起来也相对容易,只有硬件电路?/p>

 

缺点:理论低端,精度不够,没有创新,通用性不好?/p>

 

方案二:采用

AD603

和单片机结合,通过单片机对输出信号

AD

采样并转化为?/p>

字量,与理论输出电压值进行比较,得到差值转换为控制电压,通过

DA

转化,对

程控增益放大?/p>

AD603

的放大倍数惊醒调整,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恒定?/p>

 

优点:该方案控制精确,自动控制速度快,系统可移植性强,功能改变和?/p>

加容易,对后期改善和提升电路性能有益?/p>

 

缺点:需要软硬件配合,系统稍复杂?/p>

 

通过对两个方案的综合对比,我们选用方案二?/p>

 

1.2

控制模块

 

方案一:采?/p>

MCS-51

?/p>

Intel

公司?/p>

MCS-51

的发展已经有比较长的时间,以?/p>

典型的结构、完善的总线?/p>

SFR

的集中管理模式、位操作系统和面向控制功能的?/p>

富的指令系统,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应用比较广泛,各种技术都

比较成熟?/p>

 

MCS-51

优点是控制简单,二缺点也明显因为资源有限,功能实现有困难,?/p>

且需要大量外扩单元?/p>

 

方案二:采用

TI

公司?/p>

MSP430

?/p>

MSP430

是一?/p>

 16 

位的、具有精简指令集的?/p>

超低功耗的混合型单片机,基于闪存的产品系列,具有最低工作功耗,?/p>

 



ļ׺.doc޸Ϊ.docĶ

  • ӢʻȫA-Z
  • 2020пһָϰ ר09 ˶()()(1)
  • (2018)˽̰꼶²ġҲ²ʹͶ
  • 2017-2018콭ʡʦСšһУѧڿѧ
  • ˽̰뷨ΰ꼶ϲڶԪε÷ɡѧ
  • ˼οοչʱ
  • 2020ʫרר03ͱʫ
  • 2017-2022й̨ʽѹҵг鼰ͶǰԤⱨ(Ŀ¼)
  • 15^ѧڹʾ÷ѧϰڡʾ÷03׶Բ
  • ʮ塱صĿ-ܸϲĿо - ͼ

վ

԰ Ͼλ
ϵͷ779662525#qq.com(#滻Ϊ@) ICP20003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