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
2019
年《考试大纲》趋于稳?/p>
?/p>
2018
年相比,新考纲整体变化不大,但在第一部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
有两个细节变?/p>
?/p>
1
.新考纲中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化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p>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p>
传达的信息:
?/p>
1
)新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表?/p>
2019
年高考将更加注重对思想道德的考查?/p>
?/p>
2
)将“文化素质”具体为“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文化的科学性,隐含对理性逻辑思维的重视?/p>
2
.增?/p>
?/p>
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p>
联系的情?/p>
?/p>
?/p>
这是与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呼应的,具体的地理问题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学生的终身成长
为目标。比如令很多考生头疼的地球运动内容的考查,往往是提供了具体生活情境后让考生去解决生活实
际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知识原理来源于生活,同样服务于生活。地理的知识原理不是孤立的理论性内容,
它需要我们借助于基本的审美能力、价值判断、阅读分析、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去解决实际应用问题?/p>
二?/p>
2019
年高考命题趋势分?/p>
1
.紧抓学科主线,突出人地协调观念
地理学科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主旨。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
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由于人地协调观在地理学
科中的特殊地位及在当下中国发展中的重要性,高考试卷中除了
?/p>
环境保护
?/p>
选做题突出考查人地协调观外?/p>
必做题的命制也将人地协调观贯穿其中。预?/p>
2019
年高考试题会?/p>
?/p>
人地关系的分?/p>
?/p>
为支点,通过考查?/p>
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等人地关系的认识与态度,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p>
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p>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两者对立统一,并不是不可调和的。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就必须?/p>
变发展模式,如,农业生产方面要遵循自然规律,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区,要因事因地制宜,避免产生生?/p>
破坏等问题;
工业生产方面要发展清洁生产,
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p>
例如?/p>
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p>
9
?/p>
11
题以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
2013
?/p>
7
?/p>
6
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为载体,考查
水土流失的产生和植被的环境效益,题中汾河流域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区,植被覆盖率不高,夏季降水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