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20 21:16: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原理的阐述
第一,恩格斯给政治经济学下了个经典的定义:“政治经济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
第二,阐述了生产、交换和分配的相互关系。在批判杜林割裂生产与分配的联系,宣扬庸俗的“分配决定论”是,恩格斯指出:不是分配决定生产和交换,相反,分配必须以产品的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为前提。
第三,阐述了劳动价值论。恩格斯指出,杜林在价值论上的根本错误在于混淆了价值与价格,批判了杜林所宣扬的生产费用、工资决定价值等庸俗经济学观点,指出这些关于价值的谬论,完全是与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对立的,其目的是企图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第四,阐述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及意义。 三、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阐发
第一,论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二,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一方面表现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关系上,另一方面,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第三,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
36
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第四,预测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四、对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的科学概括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所组成,这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政治经济学学是主干;科学社会主义则是其核心部分。
4、如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主义发展道理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们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论述中。
1.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19世纪中叶的俄国,是一个东方专制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英,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西欧国家。俄国社会所面临的巨大变革,提出了俄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这个重大问题,马克思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索。
首先,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他指出,俄国是全国范围内把农村公社保存到今天的欧洲的唯一国家。一方面,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把小地块个体耕转化为集体耕作;另一方面,由于与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用到公社中来。
其次,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的二重性及两种可能的命
37
运。他指出,俄国农村公社虽然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但同时又包含着私有制度的因素。
再次,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俄国农村公社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前提条件。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跨越还只是一种可能,要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首先必须以俄国发生革命为前提。 2.恩格斯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
恩格斯一直十分关注俄国的农村公社的命运问题。在1875年的《论俄国社会问题》一文中,他就对俄国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1894年1月,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一文中,根据俄国社会发展的新情况,进一步探讨了俄国农村公社的命运和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在俄国,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是农民公社的解体都大有进展”。俄国农村公社是否还能得到挽救,关键在于它能否同西欧的转变相配合而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尽管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公社的崩溃,但是恩格斯并没有因此而否定残存的农村公社对实现社会注意的重要意义。即资本主义经济在自己的故乡和它兴盛的国家被克服,落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