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和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8/14 9:47: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 . . .

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人们会变得相对富裕,于是消费水平相应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c. 税收的影响: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进而使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下降。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降低。

d. 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物价水平下降,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比较便宜,替代作用使进口下降和出口增加,净出口和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物价水平下降,使利

率下降,受套利动机驱使的资本流出,增加本国货币贬值压力;货币贬值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更为便宜,从而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导致净出口上升和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2. 比较NI-AE模型、IS-LM模型与AD-AS模型异同。 这三个模型表示了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演变。 (1)总支出模型:只有产品市场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y=AE=C+I+G+NX 它也被称作简单的凯恩斯模型。

(2)IS-LM模型:考虑了利率可变的情况下,投资成为国民收 入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是利率的减函数。表示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也被称作扩展的凯恩斯模型。

(3)AD-AS模型:推翻了IS-LM模型中关于价格固定不变的假定,着重说明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关系。表示了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均衡时,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也被称作完整的凯恩斯模型。

. 专业word可编辑 .

. . . . .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怎样理解总供给曲线通常有一个正斜率? (1)总供给为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即经济社会在即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利用其基本资源所提供的总的实际收入。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短期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而得到,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因此,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短期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论。

(2)a. 卢卡斯的新古典错觉理论

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会暂时误导供给者,使供给者对本身的产品价格产生错觉。物价总水平下降时,供给者会误认为是他们自己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这种错觉使供给者减少产品的供给。工人们在没有注意到总体物价水平降低时,只是看到名义工资下降了,推论自己报酬也下降,于是减少劳动供给量。这两种情况下,低物价水平引起对相对价格的错觉,而且引起供给者对低物价水平的反应是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因而价格下降,产出也下降。 b. 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理论

凯恩斯及其追随者认为,名义工资在短期内调整缓慢,或者说在短期中是粘性的。所以物价水平下降时,实际工资就上升,较高工资使企业的实际成本增加,于是减少劳动雇佣,生产较少产品。即由于工资不能随物价水平迅速调整,较低的物价水平使就业与生产不利,引起企业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c. 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家强调,一些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对经济状况变动的调整是缓慢的,存在粘性。部分原因是因为调整价格存在菜单成本(印刷、分发目录和改变价格标签等所需要的时间)。由于这些成本短期中价格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