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汉语通论形成性考核作业(标准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25 1:00: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9、语言的规范化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规范不明确的问题,二是规范不普及的问题。

50、现代通用汉字的?四定?是指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51、调查方言词汇的方法主要有四种:(1)翻译法;(2)解释法;(3)提示法;(4)举例法。

52、东汉许慎所编《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字典,在编排方式上,它采用了部首法,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53、梅膺祚的《字汇》大力精简部首,并按笔画进一步排列部首和单字,为后代字典创立了新体例。

54、?字典?之名始于《康熙字典》,有?字书典范?之意。 55、《新华字典》是建国后编撰的一部质量较高的小型字典。 56、《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收录汉字最多,单字注音释义最为全面的一部巨型汉语语文工具书。

57、《辞源》是我国现代印行最早,规模最大的一部新的综合性词典。10、《辞源》和《辞海》(旧版)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现代大型词典编纂的开始。

58、《中华大辞典》是台湾省今年来编撰的最重要的一部大辞典。

59、一般的中文工具书,特别是字典和词典,最常见的排检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音序法,另一种是形序法。

6

60、音序法包括汉语拼音字母音序法、注音字母音序法、声部编排法、和韵部编排法四种;形序法包括部首法、四角号码法、笔画法和笔顺法。

61、从汉字历史来看,形体不同的字主要有三大类:(1)古今字;(2)异体字;(3)繁简字。

62、古代诗歌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两大类:(1)古体诗;(2)近体诗。

63、近体诗从形式上主要分为律诗、绝句两种,另有超过八句的排律或长律。 二、简述题

1、简述现代汉语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1.多元性的文化起源。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中原文化时期,夏朝和商朝的建立标志着华夏民族的形成。春秋至秦汉,汉语同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融合。长江文化中的楚、越文化也影响了中原文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民族融合中,文化也开始融合。

2、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秦始皇?书同文?政策,把黄河、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汉字统一了全国的书面语,统一了古汉语和汉文化。汉字符号的表意性使其语素义长期稳定,使之记录的汉文化具有了长期稳定的延续性,形成了高

7

度发达稳定的汉字文化。汉字文化反过来促使汉民族自古以来在长期发展中一直保持稳定的延续性。

3、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1)?四声?理论的建立。汉语声调?四声?理论的建立是受佛经转读的启示;(2)书面语口语化倾向。受梵文影响,自翻译佛经开始创立了白话语录文体,使书面语产生了口语化的倾向;(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扩大了汉语的基本词和根词,充实了汉语的日常词汇,丰富了汉语词汇的构造方式,加速了汉语双音化的进程。

4、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1)汉民族融合了中国北部的异民族成员,这些融入的民族对现代汉语北方话的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2)北方汉人数度大规模南下,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北方方言,散落到南方的许多区域;(3)北方阿尔泰和南方古越语从外部融入了汉语,使汉语内部发生了很大的方言分化。

2、现代汉语共有几大方言区?你所在的地区属于哪个方言区?

据《中国方言地图集》,可分为十大方言区。这些方言区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变化不大,但语音方面各有特点。 (1)北方方言区,以北京话为代表;(2)吴方言区,以上海话为代表;(3)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4)赣方

8

言区,以南昌话为代表;(5)客家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6)闽北方言区,以福州话为代表;(7)闽南方言区,以厦门话为代表;(8)粤方言区,以广州话为代表;(9)晋方言区,以太原话为代表;(10)平话方言区。 北京属于北方方言区。

3、同英语及古代汉语相比,现代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