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讲义 第3讲强化文体意识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8 2:41: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3讲 强化文体意识,精解思路分析题

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结构的体现,题型一般有3种:行文思路分析题,线索作用分析题,句段作用分析题。散文的文体特点是“形散神聚”,因此,不论散文结构思路怎样变化,都要围绕散文中心主旨行文,也就意味着在分析散文结构思路时应着眼于“神聚”。

题型一 分析行文思路

一、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怎样考行文思路分析

类型 审题定向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直接 考查 析”等作答动词和“写作思路”“构思”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间接 考查 析”等作答动词和“心理变化”“心理感受”“感情发展”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三、怎样答行文思路分析 题目类型 解答方法 1.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直接考查 2.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散文常见的线索有:具体事物、人物、中心事件、思想感情、时间推移、空间变化、作者见闻等。分清了文章线索的归属类型,自然就厘清了行文思路。 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解答此类题,首先也要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然后间接考查 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组织成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的心理词(感情词)从原文中提取,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 (1)(2016·北京卷)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2)(湖南卷)纵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童年随之而去(节选)》] (3)(广东卷)“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过岭》) (1)(2018·浙江卷)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汴京的星河》) (2)(重庆卷)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太阳梦》) 题干示例

1

[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构

要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更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第三步:分条陈述,规范作答

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典例1 (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①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②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③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地大喊大叫。 ④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