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大专)复习资料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9 13:18: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3、4分钟时,读取各吸光度值A1、A2、A3、A4如下:

A1 A2 A3 A4

0.505 0.511 0.515 0.520

-1

-1

0.600 0.633 0.665 0.690

已知4NP的毫摩尔吸光系数为18.5L·cm·mmol,血清管吸光度测定过程处于线性期。试求血清ALP含量,并判断该结果是否在正常参考范围。要求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解:每管得到三个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先分别求出它们的平均值:

ΔAB/min=ΔAT/min=

3

=0.005 =0.030

再根据ALP(U/L)=(ΔAT/min-ΔAB/min)×10×VT/(mε×l×V)有:(VT:反应液总体积,V:血清体积,l:比色皿光径,mε:18.5L·cm·mmol)

ALP(U/L)=(0.030-0.005)×10×1.02/(18.5×0.5×0.02)=0.025×5514=138U/L

3

-1

-1

第七章 蛋白质检验

一、名词解释

1.双缩脲反应:指两分子尿素缩合后的产物双缩脲在碱性条件下与Cu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的反应。 二、填空题

1.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是利用蛋白质分子中(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

2.血清清蛋白BCG测定法原理为:BCG是一种(阴离子)染料 ,在pH(4.2)的缓冲液中,与带(正)电荷的清蛋白结合成复合物溶液成(蓝绿色)色,在(628)波长处吸光度与清蛋白浓度成正比。

3.A/G称为(清蛋白/球蛋白)比值。

4.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白蛋白);分子量最大的蛋白质是(α2-巨球蛋白)。 5.血浆蛋白质中,(甲胎蛋白或AFP)的含量测定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相当价值;而铜蓝蛋白可协助(肝豆状核变性或Wilson病)的诊断。

6.呈下降类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和(转铁蛋白)。

7.(双缩脲法)是目前临床上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常规方法,其成人参考范围是(60~80g/L)。清蛋白/球蛋白(A/G)的参考范围是(1.5~2.5/1)。 三、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铜蓝蛋白叙述错误的是(D)

2+

2+

A、是含铜元素的糖蛋白 B、由于含铜而呈蓝色 C、具有氧化酶的活性 D、属于非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人体内主要运输铁的蛋白质是(D)

A、血红蛋白 B、铁蛋白 C、肌红蛋白 D、转铁蛋白 3.人体内贮存铁的蛋白质是(B)

A、血红蛋白 B、铁蛋白 C、肌红蛋白 D、转铁蛋白 4.下列哪一组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

A、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 B、转铁蛋白,α2-巨球蛋白,甲胎蛋白,结合珠蛋白 C、甲胎蛋白,铜蓝蛋白,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 D、铜蓝蛋白,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α2-巨球蛋白 5.急性时相反应时,下列蛋白质的变化不正确的是(D) A、铜蓝蛋白含量增加 B、C-反应蛋白含量增加 C、转铁蛋白含量下降 D、α1-抗胰蛋白酶含量下降 6.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质是(B)

A、前白蛋白 B、白蛋白 C、球蛋白 D、血红蛋白 7.下列测定总蛋白灵敏度最高的方法是(D)

A、双缩脲法 B、凯氏定氮法 C、比浊法 D、酚试剂法 四、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均由肝脏合成。(×) 2.血浆前白蛋白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

3.前白蛋白可与甲状腺素结合,起运输甲状腺素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