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5 5:29: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C. DNA多聚酶 D. DNA酶 E. 逆转录酶
72. HCV具有高度的变异性,主要原因是HCV的哪种酶缺乏5'→3'校正功能:A 73. HIV具有十分高的变异率,比DNA病毒高100万倍,这是由哪种酶所引起的:E 74-76
A. 抑制核酸的复制 B.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C. 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D.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E. 抑制细菌叶酸代谢
74. 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杀菌机制是:B 75. 红霉素等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杀菌机制是:D 76. 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杀菌机制是: 77-78
A. 咽漱液或鼻咽拭子 B. 粪便 C. 血液 D. 脑组织 E. 尿
77. 分离培养狂犬病病毒最好采取:D 78. 分离培养禽流感病毒最好采取:A 79-80
A. 巨细胞病毒 B. EB病毒 C. 单纯疱疹病毒 D. 人乳头瘤病毒 E. 人类嗜T细胞病毒
79. 与鼻咽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毒是:B
80. 与尖锐湿疣和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毒是:D
【阅读理解题】
下篇短文中,每一段可能有1处或多处内容存在明显错误。每读完一段后,请选择可能存在的错误数(注意:整篇短文共有24处明显错误,无错别字,无标点符号错误)。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形体微小,必须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放大1000倍左右才能看到。黏肽是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原核生物细胞所特有,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青霉素能干扰五肽交联桥与四肽侧链上的D-丙氨酸之间的连接,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细胞壁,在一般渗透压环境中,可导致细菌死亡。人体细胞无细胞壁,亦无黏肽结构,故青霉素通常不会损伤人体细胞。 81.A.1 B.2 C.3 D.4 E.5
多数细菌细胞膜受损后,在低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上仍能缓慢生长而成为细菌L型。细菌L型呈高度多形态性,大多为革兰染色阳性。细菌L型仍保有亲代的遗传特性,去除诱发因素后,有的L型能返祖而恢复为原菌。某些细菌的L型仍有致病能力,与
9
许多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如尿路感染、骨髓炎、结核病等有关,并常在使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如万古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等)治疗过程中发生。因此,临床上遇到症状明显而标本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应考虑细菌的L型感染的可能性。 82.A.1 B.2 C.3 D.4 E.5
病原菌侵入机体能否致病,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部位和机体的免疫力。侵袭力和毒素构成细菌毒力,其物质基础是细菌的菌体结构和代谢产物。黏附是细菌引起感染的首要条件。与黏附有关的菌体表面结构主要有性菌毛和毛发样突出物等。菌毛的黏附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例如,脑膜炎奈瑟菌常侵犯呼吸道黏膜、血管内皮或脑膜,而与其生物学性状相近的淋病奈瑟菌常选择泌尿生殖道或眼结膜。有些细菌能产生侵袭性酶,促进细菌的直接扩散,如A群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链道酶等。许多细菌具有抵抗吞噬作用的菌体结构,如肺炎链球菌的荚膜、A群链球菌的M蛋白、破伤风梭菌的芽胞、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等。 83. A.1 B.2 C.3 D.4 E.5
细菌毒素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主要由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产生,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均不耐热,在60~80℃下作用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