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 - 图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4 13:18: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在梁山县经济结构中,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各类产业中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企业不多。现有产业中,总量较大的交通设备制造业还处在以组装生产为主的发展阶段,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和纺织工业多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规模偏小,比重依然偏低;大型骨干企业较少;城乡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企业布局分散,中心城市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梁山县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任务,而目前尚未形成对农业经济产生较大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

4.4 生态环境条件

1. 县域生态基础良好

梁山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生物资源丰富。尤其是县域西北、东北均为泄洪区,京杭运河自西北向西南穿越,水体、山体与部分湿地保持良好。

2. 气候特点适宜动植物生长

梁山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合粮棉生产,小麦、棉花、无公害农产品、绿色蔬菜等以及各类乔灌木均适宜生产。具有“全国棉花百强县”、“山东商品粮基地县”、“鲁西黄年基地县”、“全国小尾寒羊良种繁育基地县”等多种特色生态优势。“生态立县”的发展策略是实现县域绿色生产总值的根本保证。

3. 环境质量有一定保证

梁山县为农业大县,县域目前尚无大规模的污染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工业污染较轻,故县域环境质量有一定保证。

4. 资源环境质量问题突出

(1)农业人口多,资源环境容量潜伏着一定危机:一是农业人口比重高,加剧了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强度。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难度较大,加剧了对资源环境的国度开发。二是人地矛盾日渐突出。

(2)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旱、涝等自然灾害以及地力下降,耕地减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影响着农业生态环境,抗灾能力差,使农业生产不稳定。

(3)化肥、农药利用不合理,面源污染加重:梁山县化肥施用强度为670千克/公顷,同

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纲要说明书

时,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土壤内的养分失调,土壤板结,自身调节能力减弱,造成地力下降。同时残留物通过雨水冲刷,地表渗透,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水环境。

5. 区域性基础设施滞后

部分基础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远景经济发展要求,如电力、邮电通讯。部分基础设施也因管理不善未能实现其规模和容量,如交通、水利等。

以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为例,目前梁山县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各企业相关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总处理量远远低于污水生产总量,同时处理效果也达不到相应的标准;城市垃圾处理厂也未能正常运营,对相关的无害化处理、分类收集均没有开展,工业垃圾的循环利用也没有落到实处。

6. 煤炭产业衍生的生态隐患

梁山县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在未来煤炭开采利用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煤矸石和煤泥、井下排水、开采引起的土地资源破坏等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保护必然带来严重影响。

4.5 分析结论

4.5.1 优势与机遇

有利的宏观区位。梁山县地处京九经济带上鲁西南与省内其他地区联系的交通要冲。 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县内有京九铁路、京杭大运河、济菏高速公路、220国道,以及250、254、333和337四条省道通过,南水北调、晋煤东输线路也将从县域内贯穿。京福高速、京沪高速距县城均不足百公里。县城距济宁机场仅40公里。

适于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富有特色的人文资源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

产业蓬勃发展,基础扎实。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调整为“二、三、一”实现产业结构转型。

发展机遇众多。山东省实施“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开始向鲁南地区倾斜。南水北调、晋煤东输等大项目也都经过梁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