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3 15:45: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第3章 物理层 一、填空题
1. 物理层不是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 ( 设备 ) 或具体的 ( 传输介质 ),而是指在( 传输介质 ) 上为其上一层即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 连接 )。
2.物理层定义了与建立、维持、释放物理信道有关的 ( 机械规范 )、 ( 电气规范 ) 、( 功能规范 ) 、( 规程规范 ) 4种规范。 3.数据可以分为 ( 数字 )数据和 ( 模拟 )数据。
4.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和信宿组成;调制前的电信号称为 ( 数字 )信号,调制后的信号称为 ( 模拟 )信号。
5.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分为 ( 频分多路复用 ) 、 ( 波分多路复用 ) 和( 时分多路复用 ) 3种基本方式。
6.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载波具有3个要素,即 ( 振幅 )、( 频率) 和( 相位 )。在模拟数据通信系统中,针对载波的不同要素可以对数字数据进行调制,有3种调制信号的方法,分别是( 振幅键控/ASK )、( 频移键控/FSK )和 ( 移相键控/PSK ) 。 7.图3-3为曼彻斯特编码,表示的二进制数据为: ( 01011 ) 。
图3-3曼彻斯特编码图
8.脉冲编码调制的过程简单地说可分为( 采样 )、( 量化 ) 和( 编码 )3个过程。 9.模拟信号在数字信道上传输前要进行( 编码 )处理;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传输前需进行( 调制 ),以便在数据中加入时钟信号,并抗干扰能力。
10.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 ( 数字 ) 信号和 ( 模拟 ) 信号之间的转换。 11.计算机广域网络的最常使用的3种数据交换方式是( 线路交换 ) 、( 报文交换 ) 和( 分组交换 );美国的ARPAnet采用的交换方式是( 分组交换 )。
12.在计算机网络中,双绞线、同轴电缆以及光纤等用于传输信息的载体被称为( 传输 )介质。
13.香农定律关于信道噪声的主要结论是: 对于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如果信道带宽为B(Hz),信噪比为S/N(dB),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 B.log2(1+S/N ) b/s。电话系统的典型参数是信道带宽为300OHz,信噪比为3OdB,那么不管使用多少信号电平级,也不管采用多大的采样频率,决不能以大于( 30000 ) b/s的速率传输数据。 14.允许信号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送的数据传输模式称为 ( 全双工通信 );允许信号在两个方向上传送但每一时刻仅可以在一个方向上传送的数据传输模式称为( 半双工通信 );信号仅可以在一个固定的方向上传送的数据传输模式称为( 单工通信 )。 15.线路交换技术完成数据传输需要经历的过程包括 ( 线路建立)、( 数据传输 )和( 线路释放 )。
16.载波信号从发送结点传播到接收结点所需的时间称为信号( 传播时延 );而数据( 传输时延 )指的是一个结点从开始发送数据到数据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也可以是
接收结点接收整个数据的全部时间。
17.异步传输模式ATM是一种高速 ( 分组交换 ) 技术,采用的是 (信元交换) 方法。ATM的基本数据传输单元是( 长度 ) 固定的信元,信元的长度为 ( 53 ) 字节,包括( 5 )字节的信元头和( 48 )字节的用户数据。
18.异步传输模式ATM的物理链路指的是连接(ATM交换机)和 ( ATM主机 ) 的物理线路;ATM的虚连接可以分为( 虚通路/VP )和( 虚通道/VC )两类,每条( 需通路/VP )可以包含一条或多条( 需通道/VC )。
19.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多址接人技术有( 频分多址接入/FDMA )、( 时分多址接入/TDMA )和( 码分多址接入/CDMA )3种。
20.为了实现数据传输,需要建立一个数据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