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5 7:20: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录。
(四)研究对象
为了了解小班幼儿进餐活动的现状,笔者以无锡市某幼儿园小班为例,在班级中随机抽取了五名幼儿(编号为幼儿1、2、3、4、5)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使用观察法从幼儿进餐之前、之中、之后对其进餐情况进行观察。 (五)研究内容
笔者主要根据幼儿在进餐活动当中的具体情况来对幼儿进餐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幼儿进餐的自主能力、挑食偏食行为、专注性、进餐速度以及偏爱零食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观察。 (六)文献综述
由于进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环节之一,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班幼儿真是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进餐对于幼儿来讲至关重要,因此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和有关学者都开始关注幼儿进餐问题。经分析归纳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一)小班幼儿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重要性
[1]郭敏(2016)指出由于小班的幼儿大多只有三四岁,仍然是十分的稚嫩的,
需要成长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对于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是很重要的。通过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让幼儿都不挑食,从而可以更好地均衡营养,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可以更加健康的生长。而且,不仅仅是这样,通过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有着好的进餐礼仪,在之后日常的生活中,工作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二)小班幼儿进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李亚(2014)[2]认为当前小班进餐出现的问题有:1.挑食。基本上所有的幼儿都有着挑食行为,有的幼儿爱吃肉不吃菜,有的幼儿不吃芹菜,有的幼儿不吃鸡蛋等等,这样的挑食行为有很多。但是,除了有少数的几个人是因为完全不能吃那些菜,因为吃了之后会出现过敏或者是不舒服的症状之外,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因为自己的主观意愿不愿意去吃这些菜造成的。如果这些幼儿在吃了这些菜之后完全不会出现任何的不良反应,那这样的挑食行为完全就是可以视为任性,是不好的习惯。2.吃饭时说话。很多幼儿在吃饭时都不能够静下心来,认真的去吃饭,而是在吃饭过程中随意的与周围的幼儿交流,说话,甚至打打闹闹,或者是干脆就到一边玩玩具了,从而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不能够吃完饭。
[1][2]
郭敏. 小班幼儿午餐进食的不良行为及其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2:248. 李亚. 小班幼儿进餐问题及策略研究[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70-73.
2
王峰(2014)[3]认为在进餐活动中,小班幼儿不能够正确的使用餐具。很多幼儿都不会使用餐具,在吃饭的过程中把饭菜洒的到处都是,不能够正确的使用筷子来夹菜然后送到口中,不能够很好地用勺子来舀汤。甚至还有一些幼儿把餐具当做玩具来玩儿。同时,餐后不会整理餐具。不能够在进餐后正确的将餐具整理好并且送到指定的地方,而是需要老师的帮助,在进餐后帮忙把餐具刷好然后放到指定的地方。
马建华(2015)[4]指出许多幼儿当把饭放在面前的时候却不吃而是等着老师来喂,这样,有几个幼儿自己不吃饭让老师来喂,其他的幼儿看见了也会不愿意自己来吃饭了。所以说,这种让别人喂的行为是十分的不好的,会给别人树立一个坏的榜样。
(三)小班幼儿进餐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陈巧娜、杨珂璐、李哲羽(2015)[5]认为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家长的溺爱。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家庭都有能力能够购买自己喜欢的食材,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这样的行为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小朋友的挑食行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喜欢吃的东西,但是,很多家长就会为了满足小朋友的要求,只购买小朋友爱吃的食材,这样,小朋友就会认为自己这样的挑食、偏食行为是正确的,从而养成不好的进餐习惯。而且,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数只有一个、两个孩子,而且孩子不仅仅有爸爸妈妈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