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20 11:16: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结题报告

八大处中学 严洁 张爱娣

总课题: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

一、 主要观点

进入教育信息化时代,课程改革也在逐步开展,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资料表明教师素质落后是影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障碍。如何使学校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育信息化的素质,完善教师的能力结构,适应时代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研课题。因此,我校以《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我校青年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课题研究按照“获得,应用、整合和创新”四个阶段进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结合我校教师专业分级情况(骨干级、专业级、专业初级、见习教师),对教师进行分级培养;通过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促进教师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专业生活方式。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同时运用其他科研方法作为补充,如文献分析法、测验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培训、参观学习、课堂教学实践、评价总结、方法交流等方式,以任务驱动确保了研究过程的顺利实施。通过研究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1.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学校的制度保障和专业发展环境创设。 本观点将在研究过程中的第一部分论述。

2. 采取科学的教师培养策略,可以提高效率、缩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时间。 本观点将在研究过程中的第二部分进行重点论述。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够开发学习潜能,成为教师与学生发展新的生长点。 本观点将在研究过程中的第三部分论述。

二、 研究过程

(一)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分层培养制度和专业发展环境。

2003年7月我校参加首师大国家十五重点课题《面向教育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承担了课题研究任务后,首先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调查分析,确定了学校的子课题研究《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在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

1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学校决定将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从学校层面上对课题进行整体规划。课题组从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证,建构多种多样的学习性组织,举办教师论坛等方面入手,初步创建了利于教师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制度和环境保障。

1.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证,激发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自2003年11月,我校实行了教师分层培养、使用制度。即根据教师的发展规律和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将教师按专业发展水平确定为四级:实习教师、专业初级教师、专业级教师、骨干级教师,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师专业标准、考核方式和管理条例,并和学校的人事制度、结构工资改革挂钩。这种教师发展制度的确定,能够让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感受到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对个人及学校的重要意义,并享受到专业发展所带来的加薪、专业地位的提高等好处,从而激发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强烈需求与渴望。

2.创建多种多样的学习性组织,开设教师论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教研组和年级组是学校基层组织,为了更好地发挥基层学习性组织的作用,我校积极创新,将以常规工作布置为主的教研组、年级组例会向问题解决式的研究例会转变,利用每周的教研组、年级组教育教学研究例会,集中力量,选择本学科、本年级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如数学教研组(课题组核心力量)将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课题,组内每一位老师都承担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通过查阅资料、课例研究、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小课题研究,特别是杜校长率先垂范,将自己的课堂实践研究与组内教师进行交流,他以身作则,教学即研究,研究为教学的先进理念感染了每一位数学组的老师,他们以集体的智慧解决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