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汇总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6/29 16:47: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解:令J表示甲班同学,Y表示乙班同学,L(x, y)表示x的外语成绩比y的差,则

?x(Jx∧?y(Yy→L(x, y))

第八章 模态逻辑及其推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与“这次试验必然不能成功”为矛盾关系的命题是( C )

A.这次实验必然能成功。 B.这次实验不必然能成功。 C.这次实验可能成功。 D.这次实验不能成功有可能。 2.在下列各组命题中,具有差等关系的是( A )

A.“必然p”与“可能p” B.“必然非p”与“可能p” C.“可能p”与“可能非p” D.“可能非p”与“必然p” 3.?□p与?◇?p之间为( A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4.以?□SEP为前提进行对当关系模态推理,其结论是( C )

A.□SAP B.□SEP C.◇SIP D.□?SIP

解析:这里需要经过两步推理,即?□SEP├ ◇?SEP├ ◇SIP。这两步推理分别用到

如图两种不同类型的对当方阵。

5.以“有些昆虫可能是害虫”为前提进行对当关系推理,其结论用符号表示只能是( A )

A.?□SEP B.□SAP C.◇SOP D.?◇SIP

解析:这里需要经过两步推理,即◇SIP├ ◇?SEP├ ?□SEP。这两步推理分别用到

如图两种不同类型的对当方阵。

46

6.前提含有模态词“可能”的模态三段论,无论另一前提是哪种模态词,其结论的模态词应是( C ) A.必然 B.实然 C.可能 D.以上三种都可以 7.“并非可能p”与“并非可能非p”之间为( A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解析:“并非可能p”等值于“必然不p”,“并非可能非p”等值于“必然p”,所以“并非可能p”与“并非可能非p”是反对关系。 8.与“必然有S是P”的负命题相等值的命题是( B )

A.可能有S是P B.可能凡S不是P C.可能有S不是P D.不可能有S是P 9.以“不可能(p并且q)”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其结论为( C )

A.可能(非p或非q) B.必然(p且非q) C.必然(非p或非q) D.必然(如果p则q) 10.以“不必然(非p或q)”为前提进行等值推理,其结论为( A )

A.可能(p且非q) B.可能(非p且q) C.可能(非p或q) D.必然(p且非q)

二、指出下列各模态命题的种类 1.这场斗争是必然要来的。

答:主观模态命题,但也可以说是客观模态命题。从物模态命题,狭义模态命题,非逻

辑模态命题。

2.共产主义运动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答:从物模态命题,狭义模态命题,非逻辑模态命题。主观模态命题,但也可以说是客

观模态命题。

3.火星上可能不会有生命存在。

答:客观模态命题,但也可以说是主观模态命题。狭义模态命题,非逻辑模态命题,从

物模态命题。

4.攀登科技高峰可能要付出一个人的毕生精力。

答:主观模态命题,但也可以说是客观模态命题。狭义模态命题,非逻辑模态命题,从

物模态命题。

5.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必然的。

答:从言模态命题,狭义模态命题,非逻辑模态命题,(这里主要是指)主观模态命题。

三、根据模态命题间的对当关系,指出与下列命题同素材的其他三个模态命题的真假。 1.第一次登台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