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5 3:38: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电子测量综合复习 简答题
1、什么是电子测量,简述电子测量的内容、特点及分类。 2、测量与计量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3、判断系统误差的方法1)、实验对比法
2)、剩余误差观察方法 3)、马利科夫判据 4)、阿卑_赫梅特(Abbe_Helmert)判据
4、万用表欧姆挡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试求指针在什么位置时测量误差最小。 5、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答:(1)系统误差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值或是具有确定函数关系的值;进行多次重复测量,系统误差不能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具有可控制性或修正性。系统误差使测量的正确度受到影响。
(2)随机误差的性质主要有:在多次测量中,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次数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在多次测量中,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即具有对称性;测量次数一定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即具有有界性;进行等精度测量时,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的误差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近于零,即正负误差具有抵偿性。随机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3)粗大误差的主要性质是测量
6、简述平均值表测量噪声电压的原理。 7、简述失真度测量仪工作原理。
8、简述用Q表测量Q值的工作原理。 9、欲测量失真的正弦波,若手头无有效值电压表,则应选用峰值表还是平均值更适当一些? 10、简述逐次积分形DVM的工作原理,适用于哪种场合。 11、简述双积分形DVM的工作原理,适用于哪种场合。 12、简述热电偶有效值检波原理。 13、简述测频原理。
14、简述测量频率比原理。 15、简述时间测量原理。
16、分析通用计数器测量频率和周期的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17、简述频标产生的原理。也可以这样提问:什么是频标?为什么频标会叠加在扫频仪屏幕显示的图形上?
答:叠加在扫频输出信号上的频率标志。常用的内频标有菱形频标和针形频标两种。
菱频标常用差频法产生,标准信号发生器晶振频率fo为50MHZ,通过谐波发生器产生fo的基波及各次谐波fo1,fo2,fo3,?foi,送入混频器与扫频信号混频,扫频信号的范围是
fmin~fmax,若扫频信号与谐波在某点处差频为0,如在
fo1处差频为0,由于低通滤波器的
选通性,在零差频点,信号得以通过,因而幅度最大;离零差频点越远,差频越来越大,低
通滤波器输出的幅度迅速衰减,于是在f?fo1处形成了菱形频标。同理在fmin~fmax各零差频点处也形成了菱形频标。
18、计通用电子计数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画出其组成框图。
答:电子计数器一般由输入通道、计数器、逻辑控制、显示器及驱动等电路构成。 Tx 放大 译码 主门 计数 整形 显示 被测信号
逻辑 门控信号 控制 TS
晶体振荡 分频电路
图 电子计数器组成框图 19 测频误差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什么叫量化误差?使用电子计数器时,怎样减小量化误差?
答:电子计数器测频是采用间接测量方式进行的,即在某个已知的标准时间间隔内,测出被测信号重复的次数N,然后由公式计算出频率。其误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计数的相对误差,也叫量化误差;二是闸门开启时间的相对误差。按最坏结果考虑,频率测量的公式误差应是两种误差之和。
量化误差是利用电子计数器测量频率,测量实质是已知的时间内累计脉冲个数,是一个量化过程,这种计数只能对整个脉冲进行计数,它不能测出半个脉冲,即量化的最小单位是数码的一个字。量化误差的极限范围是±1个字,无论计数值是多少,量化误差的最大值都是?1一个字,也就是说量化误差的绝对误差?N??1。因此,有时又把这种误差称为“?1个字误差”,简称“?1误差。”这种测量误差是仪器所固有的,是量化过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