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8/23 18:10: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显示出高程的变化和设计上的处理,绘制时一般采用纵向比例比横向比例放大10倍。横向比例尺和纵向比例尺的确定要根据实际工程要求选取,如在山岭地区,横向比例尺一般选择1:2000,则与之对应的纵向比例尺选择1:200;在丘陵和平原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小,所以横向比例尺一般选择1:5000,则与之对应的纵向比例尺选择1:500。
由于路线较长,路线的纵断面图一般都有许多张,则在第一张图的图标内或左侧纵向标尺处应注明纵、横向所采用的比例尺。
2)设计线和地面线
在纵断面图中,粗实线为公路纵向设计线,是由直线段和竖曲线组成的,它是根据地形起伏和公路等级,按相应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而确定的,设计线上各点的标高通常是指路基边缘的设计高程。不规则的细折线为设计中心线处的地面线,它是根据原地面上沿线各点的实测中心桩高程而绘制的。比较设计线与地面线的相对位置,可确定填挖地段和填挖高度。
3)竖曲线
在设计线的纵向坡度变更处,即变坡点,应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设置竖曲线,以利于汽车平稳的行驶。竖曲线分为凸形和凹形两种,在图中分别用“
”和 “
”符号表示,符号中部的竖线应对准变坡点,竖线两侧标注变坡点的里程桩号和竖曲线中点的高程。符号的水平线两端应对准竖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水平线上方应标注竖曲线要素值(半径R、切线长T、外距E)。
4)沿线构造物
.
.
道路沿线如设有桥梁、涵洞、立交和通道等构造物时,应在其相应设计里程和高程处,按图例绘制并注明构造物名称、种类、大小和中心里程桩号。
5)水准点
沿线设置的水准点,都应按所在里程注在设计线的上方或下方,并标出其编号、高程和路线的相对位置。
(2)资料表部分
路线纵断面图的资料表是与图样上下对应布置的,这种表示方法,较好地反映出纵向设计线在各桩号处的高程、填挖方量、地质条件和坡度以及平曲线与竖曲线的配合关系。资料表主要包括以下栏目和内容:
1)地质概况:根据实测资料,在该栏中注出沿线各段的地质情况,作为修筑道路路基时的地质资料。
2)高程资料:表中有设计高程和地面高程两栏,它们应和图样互相对应,分别表示设计线和地面线上各点(桩号)的高程。
3)填挖高度:设计线在地面线下方时需要挖土,设计线在地面线上方时需要填土,挖或填的高度值应是各点(桩号)对应的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差的绝对值。
4)坡度及坡长:标注设计线各段的纵向坡度和水平长度距离。该栏中的对角线表示坡度方向,左下至右上表示上坡,左上至右下表示下坡,坡度及坡长分注在对角线的上下两侧。该栏中第一格的标注“1.1/65, 表示从K4+865坡段设计纵坡为1.1%,设计长度为65m,此段路线是上坡。
.
.
5)里程桩号:沿线各点的桩号是按测量的里程数值填入的,单位m,桩号从左向右排列。在平曲线的起点、中点、终点和桥涵中心点等处可设置加桩。
6)直线及平曲线:在路线设计中,竖曲线与平曲线的配合关系,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道路的排水状况,故《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路线的平纵配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由于道路路线平面图与纵断面图是分别表示的,所以在纵断面图的资料表中,以简约的方式表示出平纵配合关系。在该栏中,以“—”表示直线段;以“︹”、“︺”或““””四种图样表示平曲线段,其中前两种表示设置缓和和曲线的情况,后两种表示不设缓和曲线的情况,图样的凸凹表示右转曲线,下凹表示左转曲线。 12、 绘制路线纵断面图的步骤
绘图前应设计好比例尺,这里以横向比例为1:2000,纵向比例为1:200的纵断面的绘制为例。
(1)设置图层
根据道路纵断面图中包括的内容,需要设置“ biaoti”(标题栏)层、“dimian”(地面线)层、“sheji”(设计线)层、“biao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