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1 12:19: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语言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推断出来。通过任务选择可以判断动机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判断打击强度大笑,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道满足时,就会推动人很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动机。而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动机强度越高,工作效率越高。
9.、主要的激励动机学说有以下三种:(1)、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其中保健因素相当于需要阶段论的前三个阶段的需要,激励因素相当于后两个阶段的需要,保健因素起不到激励效率的作用。(2)、利克特的集体参与理论,认为员工受到信赖,得到鼓励,参与管理和决策才能激励效率(3)、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目标追求的结果,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情绪表现,而是理性的决策,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经济动机也包括非经济动机。
10、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是以个体
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第三章
1、简述微气候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答:微气候是指生产、生活过程中现场所处的局部环境中的气候状况,包括下列4个最重要的参数:空气气温、 空气湿度、气流速度(风速)、热辐射条件。有的参考文献还增加一个参数:周围表面温度。
微气候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人类作业或起居环境中,气温、湿度、热辐射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影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某一参数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可以由另一参数的相互变化所补偿。我们把微气候参数以及对冷热感觉有显著影响的微气候参数的各种组合的综合指标,称之为微气候指标,其中重要的组合有:空气温度和周围表面温度;空气温度、周围表面温度和气流速度;空气温度、周围表面温度、气流速度和相对湿度;空气温度、气流速度和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2、简述人体基本热平衡方程式。
答:人体单位时间向外散发的热量,取决于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四种热交换方式,即辐射热交换、对流热交换、蒸发热交换和传导热交换。 人体的热平衡方程为:Qs = Qm - W ± Qc ± Qr - Qe ± Qk 式中 ,Qs-人体的热积蓄或热债变化率(J/m2 ?h);
W -人体为维持生理活动及肌肉活动所做的功(J/m2 ?h); Qm-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热率(J/m2 ? h);
Qc-为人体外表面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率(J/m2 ? h); Qr-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传导换热率(J/m2 ? h); Qk-人体外表面向周围环境的辐射热传递率(J/m2 ? h);
Qe-人体汗液蒸发和呼出水蒸气的蒸发热传递率(J/m2 ? h);“+”表
示人体得热,“-”表示人体散热。
人体的热平衡是动态的 ,当Qs = 0时,人处于热平衡状态,此时,人体皮肤温度在36.5℃左右,人感到舒适;当Qs > 0时,人感到热;当Qs < 0时,人感到冷。
3、人对微气候条件的主观感受有哪些?如何评价?
答: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即心理上是否感到满意、舒适,是进行微气候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认为,“舒适”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人主观感到的舒适;另一种是指人体生理上的适宜度。比较常用的是以人的主观感觉作为标准的舒适度,它往往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其中包括,1. 舒适温度: 所谓舒适温度是指某一温度范围而言。生理学上常用的规定是:人坐着休息,穿着薄衣服,无强迫热对流,未经热习服的人所感到的舒适温度。按照这一标准测定的温度一般是 21℃± 3℃。2. 舒适湿度:舒适的湿度一般为40%~ 60%。不同的空气湿度下,人的感觉不同,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