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4 8:29: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罗斯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中下游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河流比降很小,容易泛滥。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流量最大的河流。勒拿河全长4 400 km,河口处形成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等。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矿产、水能、森林等资源尤为突出。
煤田主要有库茨巴斯、伯朝拉、坎斯克—阿钦斯克、莫斯科附近煤田和南雅库特煤田。 最大的铁矿区:库尔斯克“磁力异常区”。
丰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在西伯利亚(秋明油田)、伏尔加—乌拉尔、科米自治共和国、萨哈林岛等。
31、俄罗斯经济地域体系分析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分布状况的不均衡,俄罗斯形成了东、西两大经济地带。
1)西部经济地带指俄罗斯的欧洲地区,它是俄罗斯民族兴起的核心,俄罗斯最早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起来的。这里工业基础雄厚,农业生产发达,是俄罗斯经济建设基地。但西部地带也存在环境问题,建设用地、工业用水日趋紧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和原材料自
给率不断下降。西部经济地带主要包括中央区和乌拉尔区。
⑴ 中央区 中央区位于俄罗斯平原中部,以莫斯科为中心,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工业区,以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纺织工业为最主要,农业也很发达。
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铁路网稠密。莫斯科河、奥卡河、伏尔加和莫斯科河构成环形水路,莫斯科是本区也是全国的交通枢纽,11条电气化铁路和13条公路四通八达。 ⑵ 乌拉尔区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但水资源分布不均。
乌拉尔区的经济规模仅次于中央区、西北区、居俄罗斯第三位。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森林工业、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
农业主要分布在本区南部,北部寒冷不宜耕作。农产品主要满足区内需要,输入畜产品、蔬菜、水果和砂糖。
2)东部地带是指俄罗斯亚洲地区,是17世纪以来沙俄向外扩张所取得的领土,虽然进行了一些移民垦殖,但经济仍十分落后。东部地带资源丰富,各种燃料动力资源、有色金属、稀有金属、森林资源储量大,这对东部地区本身的经济建设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是巨大的支撑力。
西西伯利亚南部是俄罗斯重要粮食基地。而且,本区畜牧业也很发达。
32、非洲的气候特点
“热带大陆”
非洲大陆赤道中贯,大部分地区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只有南北两端以及局部山地的年平均气温低于20 ℃。
降水量地区分布的极端不平衡
赤道附近及一些山地迎风坡降雨量较多,是世界上著名的多雨区。但全洲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少,最干旱的地区则形成了沙漠。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有“干旱大陆”之称。
气候类型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呈带状南北对称分布
赤道附近为全年多雨的赤道多雨气候,南北两侧依次为夏雨冬干的热带干湿季气候,全年少雨的热带干旱气候和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形成这样的气候分布特征主要原因有:非洲大陆地势起伏和缓,缺少庞大的高原和山脉,赤道中贯,以及大陆最南点和最北点到赤道的距离大致相等等自然条件。
33、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①世界超级经济大国: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对外贸易额、对世界经济的作用与影响等方面。经济的国际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市场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生产的国际化、科学技术的国际化。
②三大产业结构均发达的经济结构。工业部门齐全,高新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均十分发达;农业高度现代化,形成种植业与畜牧业综合发展、专业化、地域化、商品化、机械化、集约化,以致社会化的农业
a) 三次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软化”(服务化) b)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 c)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