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3 6:07: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班主任概述
一、班主任的含义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等起主导作用。
二、班主任的产生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应运而生的。(1.1862年京师同文馆是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最早学校;2.1895年盛宣怀设立的天津中西学堂是中国学校教育分级分班之始;3.新中国建立后,学习苏联做法,在中小学一律设置班主任;4.1988年10月10日,国家教委颁发《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对班主任各个方面做了明确规定;5.随着社会的发展,班级的功能不断地扩大,班级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以及陶冶和熔塑功能不断被赋予新内涵。)
三、班主任的职责
(一)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各方面教育影响或教育力量的协调者。(1.班主任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指导者;2.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组织者;3.班主任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教育影响的协调者。)
(二)班主任是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教育最全面和影响最深刻的教育者,即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影响。(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导向作用;2.指导学生学习;3.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4.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5.协助科任教师搞好劳动技术教育。)
四、班主任的素质
(一)思想品德素质。(1.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观点和辨别是非的能力;2.坚定教育信念,热爱全体学生;3.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二)知识能力素质。(1.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教学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2.教育科学知识;3.教育教学能力;4.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5.交往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三)个性心理品质(班主任具备与其职业相关的、健全的、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是班主任素质结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影响班主任工作成功的要素之一)。
(四)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班主任各种教育才能的综合表现,是丰富的知识、经验、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一种教育
1
艺术。)
(五)身体素质。 五、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一)健全班级组织——前提性内容,包括学生集体、班级教师集体、班级家长集体和少先队,其中,班集体的建设是健全班级组织中的核心内容。
(二)搞好班级管理——保证性内容,其中,班级常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中心内容。 (三)指导班级活动——重要实践性内容,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形式,是班主任组织建设学生集体,并通过学生集体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个体的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也是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指导班级活动的好坏成为班主任能否胜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
(四)开展班级教育工作——基础性内容,班级教育是针对具有不同特点的某一类学生或某一个学生所进行的具体教育,包括班级个别教育、班级偶发事件的处理、班级榜样教育等方面。
六、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一)适应性和创造性。(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班主任工作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二)协调性和主导性。(首先要协调好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其次要协调好班主任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对学生的各种教育影响,形成学校内部的教育合力;再次要协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对学生的影响。班主任工作的协调性是在积极地、主动地发挥班主任工作的主导性的基础上体现的,班级学生的发展方向、发展过程、发展程度以及班集体的教育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受班主任这一教育主体的工作的控制和影响。)
(三)全面性和个别性。(从教育目的来看,班主任工作面向班级全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