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7 19:15: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GPS定位原理与应用》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
种图形的混合网形。 3)星形网
星形网的几何图形简单,但其直接观测边之间不构成任 何闭合图形,所以其检验与发现粗差的能力差。
这种网形的主要优点,是观测中只需要两台GPS接收机, 作业简单。因此在快速静态定位和准动态定位等快速作业模 式中,均采用这种网形。它广泛地应用于工程测量、边界测 量、地籍测量和碎部测量等。
25, GPS测量任务完成后,上交资料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些? 答:
GPS测量任务完成后,各项技术资料均应仔细加以整理, 用户使用。上交资料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1)测量任务书与技术设计; 2) GPS网展点图;
3)观测站的点之记,环视图:
4)卫星可见性图,预报表及观测计划;
5)外业观测记录,测量手薄及其它记录(如归心元素): 6)接收设备及气象仪器等的检验资料; 7)外业观测数据则质量评价和外业检核资料; 8)数据处理资料和成果表; 9)技术总结与成果验收报告。 并经验收后上交,以提供给
28, 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嘟几种基本连接方式?各有何优缺点?适用于什么情 况? 答:
根据不同的用途,GPS网的图形布设通常有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及边点混合连 接四种基本方式。
点连式是指相邻同步图形之间仅有一个公共点的连接。以这种方式布点所构成的图 形几何强度很弱,没有或极少有非同步图形闭合条件,一般不单独使用。
边连式是指同步图形之间由一条公共基线连接。这种布网方案,网的几何强度较高 有较多的复测边和非同步图形闭合条件。在相同的仪器台数条件下,观测时段数将比点 连式大大增加。
网连式是指相邻同步图形之间有两个以上的公共点相连接,这种方法需要4台以上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工程教研室 余学祥 吕伟才 编
.33.
《GPS定位原理与应用》习题集与部分参考答案
的接收机。显然,这种密集的布图方法,它的几何强度和可靠性指标是相当高的,但花 费的经费和时间较多,一般仅适于较高精度的控制测量。边点混合连接式是指把点连式与边连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GPS网,既能保证网
的几何强度,提高网的可靠指标,又能减少外业工作量,降低成本,是一种较为理想的 布网方法。
29、与OORS系统相比,传统的RTK测量技术有.些局限性? 答:
1)测量范围的局限
由于差分技术的前提是作差分的两站的卫星信号传播路径相同或类似,这样,两站 的共同误差大部分可以消除,要达到1-2厘米级实时(单历元求解)定位的要求,用户 站和参考站的距离需小于10KM,当距离大于50KM以上,误差的相关性大大减少,以致 差分之后残差很大,求解精度降低,一般只能达到分米级基线精度。 2)通信数据链作用距离的局限
传统RTK系统的数据传输多采用UHF和VHF电台播发RTCM差分信号,由于电台信 号的衍射性能差,而且都是站间准直线传播,这要求站间的天线必须“准直线通视”,所
在复杂环境下RTK作业很不方便,经常出现能收到卫星信号,但收不到电台信号的现象。
3)模糊度求解的局限
当流动站与参考站距离较近(如参考站10KM范围内),上述系统误差强相关假设成 立,常规RTK利用几个甚至一个历元观测资料就可以获得厘米级定位精度。但是,随着 流动站与参考站间距离增大(如50KM范围内),系统误差相关性减弱,双差观测值中的 系统误差残差迅速增大,导致难以正确确定整周模糊度,定位精度讯速下降,约为分米 级。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常规RTK技术将无法得到更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4)基准站移动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