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4 22:14: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滨海县2016年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60分)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翌.(yì)日 蓓.
(bèi)蕾 坍.
圮(tān ) 少不更.(gèng)事 B.熨.帖(yùn) 隽.(juàn)永 氤氲.(yūn) 惨绝人寰.
(huán) C.创.痛(chuāng) 桑梓.(zǐ) 喧阗.(tián ) 跌宕.(dàng)起伏 D.百舸.
(gě) 狙.
(zǔ)击 戕.
害(qiāng) 自艾.
(yì)自怜 2.下列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 A.慰籍 暴燥 蓊郁 良辰美景 B.丰姿 宣泄 殷勤 沸反盈天 C.坚忍 精萃 伶俜 锱珠必较 D.寒喧 遐思 洞箫 陨身不恤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
一组是(3分)( ▲ ) ①元旦期间,不少商家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300元者,本店将_______一份精美的礼品。
②毕业之后,学生_______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③台湾方面认为,与大陆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本来可以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因此而_______了。A.惠赠 感念 搁置 B.敬赠 感念 搁浅
C.惠赠 垂念 搁浅 D.敬赠 垂念 搁置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
的一组是(3分)( ▲ ) 我站在这位于雨林第三群落的空中走廊上,见谷两旁有望不尽的古树,有数不清的佳木,有看不尽的名杉。 ▲ 置身此等仙境,我焉能不顿生“偶然临险地,不信在人间”的感觉!
①昂首上观,雨林第四群落的伟岸乔木,仍是高难企及。 ②耳畔有幽禽唱合,婉转清扬。 ③它们青幢碧盖,浓绿生云。
④我仅能从它们亲吻蓝天的树冠的缝隙中,偶见几抹金亮的光束,如探照灯般地投射进来。 ⑤谷下有清溪湍湍,叮叮咚咚;
⑥低头下望,雨林第二群落的树木,尽收眼底。 A.⑥③①④②⑤ B.①④③⑥②⑤ C.①④⑥③⑤② D.⑥③⑤②①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分)( ▲ ) A. 我们已经渐渐步入贫富十分悬殊的社会阶段,面对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我们的政府目前
还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
B. 财政部长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在财务大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他说,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这次财务检查不走过场。
C.近年来,部分国家非法进入南海中国管辖海域从事捕渔活动的渔船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渔政部门计划通过护航护渔行动来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D.我们班级在校秋季田径运动会上的优异成绩,靠的是全体同学团结协作、不畏强手、努力拼搏取得的。
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A. 居是州,恒.(常常)惴栗 是故无.(没有)贵无贱,无长无少 B. 烽火扬州路.(道路)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同“趋”)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大多数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跟,同) 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矣(招致)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8.下列对有关作品的表述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的“半生事迹”为纵线展开情节,揭示了旧社会劳动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
B. 欧·亨利,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等。 C.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边城》,以湖南凤凰古城为背景,描绘了当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浪漫主义乡土小说。 D.《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结合的手法讲述故事,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州里少年皆附之。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土人胡通聚众寇抄,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署忠为巴陵太守。华皎之.举兵也,忠预其谋。及皎平,高宗以忠先有密启于朝廷,释而不问。五年,陈军北伐,忠将兵出西道,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逐北.至东关,克其.
东西二城。进军蕲、谯,并拔之。径袭合肥,入其郛。进克霍州。以功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十一年,加北讨前军事,进号平北将军,率众步骑趣.
淮南路。周遣王延贵率众为援,忠大破之,生擒延贵。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入为领军将军,加侍中,
改封梁信郡公,邑三千户。出为吴兴内史,加秩.
中二千石。 及隋兵济江,忠自吴兴入赴,屯军朱雀门。后主召萧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议,忠执议曰:“兵家称客主异势,客贵速战,主贵持重。宜且益兵坚守宫城,遣水军分向南豫州及京口道,断寇粮运。待春水长,上江周罗殉等众军,必沿流赴援,此良计矣。”众议不同,因遂出战。及败,忠云:“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忠辞云:“臣处分讫,即当奉迎。”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久望不至。隋将韩擒虎自新林进军,忠乃率数骑往石子岗降之,仍引擒虎军共入南掖门。台城陷,其年入长安,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卒,时年七十七。 (选自《陈书·任忠传》,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少孤.微,不为乡党所齿 孤:幼年死去父亲 B.逐北.
至东关 北:向北 C.率众步骑趣.淮南路 趣:通“趋”,奔向 D.加秩.
中二千石 秩:官吏的俸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不为.乡党所齿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华皎之.举兵也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C.克其.东西二城 日与其.徒上高山 D.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 故为之文以.
志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 A.侯景作乱,任忠随主帅击败叛军和土匪的攻击,为坚守国土、收复京城立下汗马功劳,被皇帝授予荡寇将军的头衔。
B.陈朝军队北伐,任忠从西路出击,击败历阳王高景安,将其追赶到东关,因为有功被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邑五百户。
C.隋军渡江南侵,任忠主张坚守,不宜出击,等待敌人粮断援尽,我军后援到达,一定会打破敌军。但众人没有采纳任忠的建议,仓促出战,导致失败。
D.任忠向后主表示出城部署好军队后就立即迎接后主,结果任忠向隋将韩擒虎投降,并带领韩擒虎的军队一起进入南掖门。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会京城陷,忠坚戍晋熙,旋复京。(3分)
▲ (2)“陛下唯当具舟楫,就上流众军,臣以死奉卫。”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5分)
▲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3分)
▲ (4)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4分)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州①
(南宋) 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②,迁流还叹学齐优③。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释】①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陆游受命外放为四川夔州通判,次年,他沿江前往赴任,于八月间到达黄州。此诗是诗人西行入蜀,见赤鼻矶旧迹触景即兴而作。 ②楚囚:《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zhí,栓,捆)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
③齐优:齐国的优伶。《史记·乐书》:“仲尼不能与齐优遂容于鲁。”后借指一般优伶。优伶须曲意承欢,讨好于人。陆游正用此意。
(1)阐释“迁流还叹学齐优”一句的含意。(2分)
▲ (2)分析颔联“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的表达技巧?结合全诗分析“英雄恨”内涵? (5分) ▲ (3)“生子何须似仲谋”一句化用东汉末年 ▲ (人名)的语句,作者化用此句的用意是什么?(4分)
▲ 四、名篇名句默写 (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3) ▲ ,金块珠砾,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4) ▲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 ▲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驾一叶之扁舟, ▲ 。 (苏轼《赤壁赋》)(7) ▲ ,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
錾磨师傅(有删节)
耿 立
在这黄壤的平原深处生活的人,早晨或黄昏时候,谁没见过背着錾子褡裢的石匠,从村外如草绳的路上走来,苍老,深邃。
就有一天清晨,驴子在磨道一踏,一踏,一踏,四只蹄子仿佛要走碎那寂寞。有了褡裢的叮当轻轻地操了异地的方言在说:该洗磨了,让驴子也歇歇蹄脚。父亲一边用高粱杪子扫帚扫磨盘上的碎颗粒,一边应承:吁!驴儿就住了踢踏,一副谦和的模样,眼睛被布蒙着。
这是一个平原里的人都熟悉的石匠,一年总有几回从村庄走过。他走过来,把褡裢从肩头一甩,锤子錾子互相碰响。父亲与石匠就在驴子前的空地上,各自提下裤裆,蹲下,互相递上纸烟,霞光的斑斓里有了剪影般的影子,映在磨道边的屋墙上。辣辣的烟雾弥漫着,很浓。
天到半下午,太阳的光减了力量,在阴凉里就有点冷。錾子和锤子单调的闷音叮叮当当响。磨盘上,錾子沿着原先的槽子,一点一点地拱。石匠师傅全然不在意我的存在,哼起歌子来:
“怀揣着雪刃刀,怀揣着雪刃刀,行一步,啊呀哭,哭号陶,急走羊肠去路遥,天,天哪!且喜得明星下照,一霎时云迷雾罩。”
节拍沉郁慷慨,虽然是在师傅的嗓子眼里,但呼出的气却有一种破笼而出的挣扎,在叮当的錾子里穿行。
在师傅的眼窝里,我看出了水珠,汪汪的,本是干涸的松皱的眼袋忽的明亮。 我问唱的什么?他放下锤子。“《夜奔》。” “《夜奔》是什么?”
“就是夜里走路到梁山。逼得夜里走路。”
梁山,在我们平原的边缘上。但为何成为“夜奔”,我还是不明白。①师傅说,大了,有了识见,就会明白。
我问师傅见过山吗?他笑了,说他就从很远的深山里,在农闲的时候到平原来,凭着手艺叮叮当当地挣钱。在我的眼睛里,师傅是见过世面的人,很神秘,那一錾一錾的有节奏的声音,也像是魔力和韵调。
平原外的一切是什么模样?师傅问我想跟他走吗。 “想!” “为什么呢?” “天天吃煎饼。”
师傅放下錾,把锤子放到磨盘上,“孩子,你还小。”他摸着我的头顶说。 “大山不好吗?”
这一问,好像捅到了师傅的苦处。他摇摇头, ②“你还小,哪里都有作难的时候啊,大了,等你见到山,经历了,就明白了。”我感到师傅的话极深奥,就想他许是不愿意带我去看山看水磨。
我有点想哭,就缠着他,让他等着我,等我长大了,到山里去找他,师傅乐了。
父亲看我如此的样子,就说拜石匠做师傅,将来能拿动锤子錾子,可以背着褡裢的年纪,就
跟着师傅到平原外走动。于是,我恭恭敬敬地叩了头。父亲打了酒,杀了一只鸡,配上从地里摘下的还有黄花的黄瓜。
第二天师傅走了,我和父亲送他到村外的土路。一个光光的脑壳,一个褡裢,一把錾子叮当着远了。
这以后的日子,师傅在霜降的时候,都会来我们的村子。
每次师傅来的时候,总不会空手,带一些平原不常见的物件,煎饼、山核桃、榛子……他从褡裢里掏出那些东西的时候,总会说“我的小徒弟”。我发现师傅十分地珍爱师徒关系,在学屋里,我曾比较老师和师傅,觉得老师不会给我带来平原外的神奇,而师傅说,等我大一点,他就会给我打一把錾子和锤子,和他到平原外走一走。
有一年,到了霜降,师傅没来,到了寒露,师傅还没来,村子里的几家磨都钝了,变得喑哑。贴近年关的时候,我在村外看到了一个背褡裢的人,他告诉我师傅死了,在一家的磨道里,拿着錾子,忽然一放锤子,一口气没上来,走了。
我听了,伤心地哭了起来,平原外牵念我的人走了,我对平原外的牵念也减了许多。我常想,也许,收我做徒弟,他本身是不当真的,但他对一个平原孩子的爱却是十分珍重的。也许师傅有许多的苦楚,我想到他第一次不自制地在一个平原深处的孩子面前唱起《夜奔》。后来,我在空余时,喜欢起篆刻,工具也置备齐全。我有一个愿望,哪天就刻一方肖像印章,内容是林冲在雪夜,斜背着长枪,枪端处,挑着的是酒葫芦,也是天黑得紧,雪也下得紧……
15.简析①②两处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
16.赏析第三段中画曲线的句子。(3分)
▲
17.简要概括錾磨师傅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
18.联系全文,简析“我”在文中的作用。(6分)
▲
19.联系全文,简析文章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
▲
六、作文(70分)
20.有的人一生漂泊,有的人终生不离故土,有的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人生的轨迹可能会不同,但是每个人的心灵都会远游,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内容真实,感情真挚,描写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