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工程部分习题和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3 7:41: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外观)

大多数商品树脂多制成球形,其直径为0.2~1.2mm。球形的优点是增大比表面积、提高机械强度和减少流体阻力。

2.膨胀度:膨胀是可逆地进行的,其程度随树脂的交联度、相反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外部溶液的浓度而变化,交联度大的树脂,膨胀度小,因而由于实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膨胀度的差异就小。但交联度小的树脂,会显著膨胀或收缩,往往造成操作上的种种困难。 3.交联度:树脂的性质随着作为交联剂的DVB的含量不同而有所差异。合成树脂时,单体中DVB 的含量百分数称为交联度,在商品树脂中,通常是8%~12%。但合成时,通过改变它和苯乙烯的混合比,可制出不同含量的产品。一般说来,交联度越大,树脂越坚固,在水中不易溶胀。而交联度减少,树脂变得柔软,容易溶胀。 4.交换容量

交换容量是单位质量的干燥离子交换剂或单位体积的湿离子交换剂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毫摩尔数,是表征树脂交换能力的主要参数。 7 如何测定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

答:阳离子交换剂:

用HCl将其处理成氢型,称重并测定其含水量;称数克交换剂,加入到过量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发生交换反应,待反应达到平衡后(强酸性的需要静置24h,弱酸性的需静置数日),测定剩余的NaOH摩尔数,就可求得阳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 阴离子交换剂:

用HCl将阴离子交换剂转换成Cl型后,取一定量的Cl型交换剂,通入Na2SO4,用铬酸钾作指示剂,用硝酸银溶液滴定流出液的Cl-,根据Cl-量计算交换容量。 2R+Cl- + Na2SO4 ? R+2SO4= + 2 Na+Cl-

第六章 膜分离 一 解释名词

1 膜:在一个流体相内或两个流体相之间将流体分隔成两个部分的薄层聚合物 2膜分离:利用具有一定选择性的过滤介质(半透膜)作为选择性障碍层,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截流混合物中的其他组分达到分离目的的操作单元 3膜污染:膜在使用过程中尽管操作条件不变,但通量仍然下降的现象

4膜组件:由膜、固定膜的支撑体、间隔物和收容这些部件的容器构成的膜分离装置

5膜生物反应器:是将生物降解作用与膜的高效分离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设备与回用工艺。

6微滤:又称微孔过滤,一般精度范围在哦微米以上,能过滤微米级的物质,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的膜分离过程。

7超滤:利用膜的筛分性质压差为推动力,根据高分子溶质间或高分子与小分子

溶质间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

8纳米过滤:以致密膜(也有人认为纳米膜是多孔膜,平均孔径2nm,介于UF与RO之间),以压力差为传质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分子量为200-1 000D小分子物质的膜分离操作

9渗透:水分子或其他熔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相对浓度高的地方向相对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的现象

10反渗透: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渗透,这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为反渗透

11透析:利用具有一定孔径大小高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的亲水膜将含有高分子溶质和其他小分子溶质的溶液与纯水或缓冲液分隔,在浓差的作用下,高分子溶液中的小分子溶质透向另一侧,而另一侧的水透向高分子侧。

12渗透气化:以渗透选择性膜为介质,基于溶质膜透过性差别,在膜两侧蒸汽分压差作用下,使溶液混合物质部分蒸发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13截留率:膜对溶质的截留能力,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二 简答题

1 简述膜分离技术的优点

答:1)处理效率高,设备易放大;操作方便,易于自动化;设备结构紧凑、维修成本低。

2)分离条件温和,对于热敏感物质的分离很重要; 3)化学与机械损害小,有利于减少产物失活;

4)膜分离不涉及相变,能耗低。对能量要求低,与蒸馏、结晶和蒸发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5)有良好的选择性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