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8/28 4:27: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②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 .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疑问) .④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疑问) .⑤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
三、古代文化常识积累练习。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望指每月阴历十六,望指每月阴历十五,晦指阴历每月初一,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B.字,是对一个人名字的注解、补充和延伸,必须与名相呼应,互为表里。曹操,字孟德。“孟”表示庶出的老大,“德”是“德性”的意思,与“操行”一词相呼应。
C.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顺序为第59个。前一位是辛酉,后一位是癸亥。
D.星宿是古代天文学术语,一宿通常包含一颗或者多颗恒星,而古人将满天星宿划为四大星野,青龙、白虎等四象即出自于此。本课的“斗”“牛”即为星宿。
答案 A
解析 朔指阴历每月初一,晦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B.“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为自己取号无不别具匠心,表现其所爱所好。
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D.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太学博士是学校里学位最高、学问最渊博的人。 答案 D
解析 古代太学博士是学校的主持和讲授者,不是一种学位。
七 游褒禅山记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名词作动词,居住)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模糊、磨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方位名词作状语,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
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持、拿)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物)愈奇。有怠(懈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发语词,大概)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
以入,火尚足以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不能享尽那游览的乐趣)。
③于是(“于”,介词,对;“是”,代词,代这件事)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
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夫夷(平坦)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而)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古义是不平凡)之观(景象),常在于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阻僻远的地方),而人.....
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帮助他),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