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8/26 8:21: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2.旅游者腹泻
四、问答题
1.简述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
2.简述黑热病患者贫血的机制。 3.黑热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4.阴道毛滴虫的防治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
1.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寄生于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全身组织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内,椭圆形虫体内可见圆形细胞核、杆状动基体和点状基体,为黑热病的致病阶段。 2.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不良等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故称旅游者腹泻。
四、问答题
1.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过程需要节肢动物白蛉和人或哺乳动物两个宿主。
在白蛉体内的发育 当雌性白蛉叮刺病人或感染哺乳动物时,血液或皮肤内含无鞭毛体的单核巨噬细胞被吸入其消化道。经3~4天后发育成熟为梭形前鞭毛体,同时以纵二分裂法繁殖,并集中在白蛉的口腔和喙。
在人体内的发育 当感染前鞭毛体的白蛉叮咬健康人或哺乳动物时,虫体随白蛉的唾液注入宿主体内,一部分前鞭毛体被破坏,一部分进入巨噬细胞内形成纳虫空泡。虫体在此形成无鞭毛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虫体大量增加,导致巨噬细胞破裂,释放出的无鞭毛体又可进入附近的巨噬细胞。并可随巨噬细胞到达全身,特别是在肝、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富含巨噬细胞的组织、器官。杜氏利什曼原虫造成人体全血细胞减少和肝、脾、淋巴结肿大。 2.黑热病患者贫血的机理为:
(1)脾脏肿大可引起脾功能亢进,血细胞在脾内大量被破坏,血液内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都减少。
(2)骨髓有巨噬细胞浸润,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3)免疫溶血 ①患者的红细胞表面附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抗原。
②虫体代谢产物中有l~2种抗原与人的红细胞抗原相同。
杜氏利什曼原虫诱导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红细胞结合,在补体参与下溶解红细胞。3.黑热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
(1)穿刺检查:包括骨髓穿刺和淋巴结穿刺。将穿刺物涂片、染色、镜检。临床上常用骨髓穿刺,其中髂骨穿刺简便、安全,检出率较高。淋巴结穿刺的检出率略低。
(2)动物接种和体外培养法 如果虫体数量少,涂片不易发现时,可将穿刺物接种于动物(如地鼠等)腹腔,1~2月后取动物肝、脾作印片、切片或涂片查无鞭毛体;或将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在25℃温箱培养一周后查前鞭毛体,这些方法可提高检出率。
(3)皮肤活组织检查:对疑似皮肤型黑热病的患者可从结节处刮取少许组织液,涂片、染色,检查无鞭毛体。
4.阴道毛滴虫的防治原则是
(1)及时治疗感染者及带虫者,消除传染源。常用甲硝咪唑(灭滴灵)治疗。 (2)定期对女性进行普查,反复感染的女性应注意男性配偶的检查和治疗。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3)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提倡使用蹲式厕所和淋浴。
第三节 孢子虫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间日疟原虫子孢子在遗传学上有两种类型,即 1.速发型子孢子 迟发型子孢子 和 。
2.由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之前所需时间称 2.潜伏期 。
3.疟原虫红内期的裂体增殖过程分4个阶段,即 3.环状体 滋养体 裂殖体 裂殖子 、 、 和。
4.在我国 4.间日 恶性 三日 卵形 疟原虫分布最广,其次是 疟原虫, 疟原虫散在分布, 疟原虫仅发现几例。 5.间日疟原虫完成一个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所需的时间为 5.48 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