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质分离工程试题库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9:23: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0. 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b) a.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b.一定是为塔项产品得到

c.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 31. 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与其吸收率Φi在数值上相应是(c)

a.Ai<Φib.Ai=Φic.Ai>Φi 32. 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d) a.温度b.吸收剂用量c.压力d.气体浓度 33. 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c) a.塔顶板b.进料板c.塔底板 34. 平均吸收因子法(c)

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 35. 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d)

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b.适合处理大量大气体的分离 c.效率比精馏低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 36. 当体系的yi-yi*>0时(b)

a. 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37. 当体系的yi-yi*=0时(d)

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 38. 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c)

a. 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 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

1. 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什么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 a )a.?KiZi?1且?Zi/Ki?1b.?KiZi?1且?Zi/Ki?1c.?KiZi?1且?Zi/Ki?1d.?KiZi?1且?Zi/Ki?1

2. 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的总蒸汽压力为P,若P?PAS,且P?PBS,则该溶液( a )

a.形成最低恒沸物 b.形成最高恒沸物 c.不形成恒沸物 3. 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来调节( b ) a.加大回流比 b.加大萃取剂用量 c.增加进料量

4. 流量加和法在求得Xji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 a ) a.热量平衡方程 b.相平衡方程 c物料平衡方程 d S-方程

5. 泡点法(BP法)在求得Xji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 d ) a热量平衡方程 b.相平衡方程 c物料平衡方程d S-方程 6.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萃取精馏过程中,塔内的液汽比大于脱溶剂情况下的液汽比 b.萃取精馏中,各板下流之溶剂流率均大于加入的溶剂流率 c.萃取精馏中,塔内液相流率越往下流越大

d.萃取精馏中可以将塔釜液的溶剂含量当做塔板上的溶剂含量 7.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c)

a. 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一定

17、下列属于真空绝热冷却结晶过程的结晶设备的是(c )

A内循环结晶器 b外循环结晶器 c DTB型结晶器 d旋转刮板结晶器 名词解释

1. 分离过程:将一股式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

2. 机械分离过程:原料本身两相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简单地将其各相加以分离的过程。

3. 传质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工业上常用的分离过程又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类。

4. 相平衡: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状态。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的自由焓处于最小状态,从动力学看,相间无物质的静的传递。

5. 相对挥发度:两组分平衡常数的比值叫这两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6. 泡点温度:当把一个液相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7. 露点温度:当把一个气体冷却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 8. 设计变量数:设计过程需要指定的变量数,等于独立变量总数与约束数的差。

9. 独立变量数:描述一个过程所需的独立变量的总数。 10. 约束数: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的数目及已知的条件数目。 11. 回流比:回流的液的相量与塔顶产品量的比值。

12. 精馏过程:将挥发度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在精馏塔中同时多次地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成的过程。 13. 全塔效率:理论板数与实际板数的比值。

14. 精馏的最小回流比:精馏时有一个回流比下, 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无穷多,回流比小于这个回流比,无论多少块板都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这个回流比就是最小的回流比。实际回流比大于最小回流比。

15. 理论板:离开板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的板叫做理论板。 16. 萃取剂的选择性: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与未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的比值。

17. 萃取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任何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底出来的精馏过程。 18. 共沸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顶出来的精馏过

程。

19. 吸收过程:按混合物中各组份溶液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的过程叫吸收过程。

20. 吸收因子:操作线的斜率(L/V)与平衡线的斜率(KI)的比值。 21. 绝对吸收率:被吸收的组分的量占进料中的量的分率。 22. 半透膜:能够让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通过而其他组分不能通过的这种选择性膜叫半透膜。

23. 渗透:当用半透膜隔开没浓度的溶液时,纯溶剂通过膜向低高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渗透。

24. 反渗透:当用半透膜隔开不同浓度的溶液时,纯溶剂通过膜向低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反渗透。

25. 吸附过程:当用多几性的固体处理流体时,流体的分子和原子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吸附过程。

气化率:气化过程的气化量与进料量的比值。 冷凝率:冷凝过程的冷凝量与进料量的比。

闪蒸:是连续单级蒸馏过程。该过程使进料混合物部分汽化或冷凝得到含易挥发组分较多的蒸汽或含难挥发组分较多的液体。

剩余曲线:表示单级间歇蒸馏过程中剩余液体组成随时间的变化。 清晰分割:馏出液中除了重关键组分没有其他重组分,而釜液中除了轻关键组分没有其他轻组分的情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