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3 22:21: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射在光碟的信号轨迹上。从两者关系而言,进给伺服是循迹的粗调,而循迹伺服则为细调。
循迹伺服还与聚焦伺服有着内在的联系,要使循迹伺服电路正常工作,必须要有聚焦信号
(FOK)这个前提条件,如果没有FOK信号,就会自动停机而无循迹误差信号产生,更谈不上 进行循迹伺服了。
循迹伺服电路的故障比较多,其电路结构相对而言比其它伺服电路复杂,而且还与其它
电路有牵连。因此,对其故障的判断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搜索时间过长且不出伴音或
偶能出声但质量差,以及不能编程、跳选和随机播放,可以初步判断故障在循迹伺服电路。
循迹伺服电路包括循迹检测、循迹误差放大、增益调节、循迹控制、循迹驱动等电路。
通过对循迹误差信号的检测而得到的循迹误差信号,一路通过数字伺服处理电路控制循迹线
圈驱动电路,再驱动循迹线圈作水平移动;另一路同样送至数字伺服处理电路处理,再经驱
动放大,然后驱动进给电机动作,使激光头径向移动。两者的共同作用使激光束始终跟踪旋
转光盘上的信息纹(又称信息轨迹)。值得注意的是,CD机的聚焦、循迹
伺服处理(伺服控制)
都是由一块集成电路芯片来完成,通常先收到FOK信号后,循迹伺服电路才开始正常工作,
所以聚焦信号有无举足轻重,检修时切不可忽视。
检修方法是,开启机盖,不放碟片,观察激光头在接通电源的瞬间有无向内的滑动动作
(向主导轴方向),如果开机前已到位应先试用手指拨动进给电机传动蜗杆,将激光头拨至外
端再通电观察。若有向内滑动现象,表明进给是正常的,也由此可以推测有循迹误差信号
TE产生,因为进给伺服的取样信号来自于循迹误差信号。那么循迹伺服的故障范围可以缩
小到伺服处理控制器、循迹伺服驱动电路,以及循迹伺服线圈等后级电路。如果没有向内滑
动的现象,表明故障在伺服控制器前面的电路,先检查增益调节电路,即用示波器测试增益
调节电路是否有TE信号波形输出,以及波形幅度是否正常,也可试调循迹增益电位器和E
-F平衡电位器,观察波形是否正常。循迹增益电位器(TRC)是为了稳定循迹伺服而设置的,
若调整不当,会使激光束焦点偏离正确的轨迹,发生跳轨或滑轨,甚至不能读取TOC。E-F
平衡电位器(TEBAL)是为补偿E、F两只循迹检测光电二极管之间的固有偏差和稳定循迹伺服,
以使执行机构能在碟片的平衡轨迹上,当其调整不当,机器将不能正确感知所需的信号轨迹,
造成引入时间长,甚至不能读取TOC。增益与平衡都可以在TE波形上较明显看出来,增益
不够会出现幅度小,不平衡则反映为0V线上下幅度不一致,可调整增益、平衡电位器加以 改善。
如果有TE信号波形,则可判断故障在增益调节电路至循迹线圈之间,应重点检查数字
伺服处理器、驱动电路和循迹线圈本身;若无TE信号波形或波形不正常,则说明故障在增
益调节电路至激光头之间,可用示波器检测误差信号放大器输入端的TE信号波形,若仍无
波形,故障可能在激光头。通常放入碟片很长时间也检索不出图像和伴音信号,一般是聚焦
或循迹不良,但这又有两种情况:(1)聚焦搜索后能读取TOC;(2)不能读取TOC,即显示“NO
DISC”。前者表明循迹伺服出故障的可能性较大,后者说明激光头老化或聚焦不良。
3.主导轴伺服电路(非防震) CD光盘内圈为500转/分钟,而外圈则
为200转/分钟,
光盘转速在整个播放过程中要变化2.5倍,而要求其线速度不变(称为恒线速CLV),这就需
要主导轴电机进行无级变速,保证光盘信息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