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6 17:57: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分析化学
a.标准→不可逆 ;样品→可逆;Na2S2O3 → I2;开始有电流; 近终点电流为0
b.标准→可逆;样品→不可逆;I2 → Na2S2O3 ;开始无电流,近终点电流↑↑
c.标准→可逆, 样品→可逆;Ce4+ → Fe2+;开始电流先↑,近终点前电流↓, 终点后电流↑↑ 第八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
1、电磁辐射的特性,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哪些? 答:特征:波动性,微粒性。 作用:①吸收:物质分子吸收光子能量
②发射:物质分子收到辐射能,光能,电能热能等跃迁到激发态,再有激发态返回基态并以辐射能释放能量。
③散射:物质分子与光子发生弹性碰撞,方向改变,能量不变; ④拉曼散射:物质分子与光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方向改变,能量交换; ⑤折射,反射:光辐射从一种介质1进入另一种介质2,一部分以一定角度回到介1,成为反射;另一部分以一定的角度折射进去介质2 。 2、什么事分子光谱,什么是原子光谱?
答:原子光谱:以测量基态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原子光谱为基础的成分分析法;
分子光谱法:以测量分子中的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分子光谱为基础的定性,定量和物质结构分析的方法。 3、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有何异同?
答:吸收光谱法:物质吸收相应的辐射能而产生的光谱,
发射光谱:物质受激发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再由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释放能量
21
分析化学
产生光谱。
都是利用光谱来定性定量的。
4、分别说明什么事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及互补光。简述白光与复合光的区别。
答:复合光: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 单色光:波长处于某一范围内的光; 可见光:波长在400~750nm处的光;
互补光: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一定强度比例混合,就形成白光,这两种光之间互为互补光;
白光是可见光中各色光的混合,覆盖了可见光中的各种单色光;复合光是包含多种单色光的光,蛋不一定是全部单色光。 5、在光度法中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6、光谱法与非光谱法的区别:
答:光谱法:内部能级发生变化 :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法:原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
分子吸收/发射光谱法:分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
非光谱法:内部能级不发生变化,仅测定电磁辐射性质改变
第九章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1、电子跃迁类型
答:①σ→ σ*跃迁:饱和烃(甲烷,乙烷),E很高,λ<150nm(远紫外区) ② n → σ*跃迁:含杂原子饱和基团(—OH,—NH2),E较大,λ150~250nm(真空紫外区)
③ π→ π*跃迁:不饱和基团(—C=C—,—C = O ),E较小,λ~ 200nm,体系共轭,E更小,λ更大
④. n→ π*跃迁:含杂原子不饱和基团(—C ≡N ,C= O )E最小,λ 200~400nm(近紫外区)
2、举例说明什么是生色团、主色团,解释红移、蓝移现象,增色效应,减色效
22
分析化学
应。
答:①生色团(发色团):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基团
有机化合物:具有不饱和键和未成对电子的基团;具n 电子和π电子的基团
产生n→ π*跃迁和π→ π*跃迁; 跃迁E较低 例: C=C;C=O;C=N;—N=N—
②助色团:本身无紫外吸收,但可以使生色团吸收; 峰加强同时使吸收峰长移的基团
有机物:连有杂原子的饱和基团
例:—OH,—OR,—NH—,—NR2—,—X
③红移和蓝移:由于化合物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