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3 9:43: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的文字正是老舍对于祖国的热爱的体现。在《小铃儿》之后,老舍作品更是直戳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沉重伤害的要点,主题鲜明的呼吁民族觉醒。后期新中国成立之际,其作品就是表达为拥护社会主义,主张人民站起来,人民当家作主。他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使得他对祖国的热爱得到了升华,这种充满民族自豪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老舍的品格,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4语言通俗
“五四“运动后,我国语言由文言文变为白话文。老舍是北京人,说得一口普通话,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善于从身边小事、市民生活语言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其语言也流畅,不像外国人翻译中文、方言翻译普通话一样蹩脚,老舍在这一点上是真正活用了语言,这对老舍文学创作的影响颇大,他的散文和小说可以说琅琅上口他克服了语言障碍,对白的浅显易懂更是为新语言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代著名的新语言大师。老舍认为作家想要形成自我的艺术模式,首先就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方式,这是形成艺术风格的首要条件,在这方面的贡献,不仅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对教学也产生巨大影响,早在30年代,有人主张以老舍的作品作为课本教学的文章,这也是我们上学课本中常见老舍文章的一大原因。老舍的创作,当然不乏外国人士的影响,比如狄更斯等人。老舍这种民间的艺术形式,可谓是雅俗共赏,便于大众接受与理解。
二 《骆驼祥子》的特点
老舍代表作中《骆驼祥子》算是艺术成就较高的一部长篇小说。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老舍是个语言大师,其幽默、朴实、北京口语的特点在这部作品中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无论是塑造人物形象,还是对当时社会的描写,都体现了老舍独特的艺术风格。《骆驼祥子》的最大特别之处就在于,突出的京味儿。骆驼祥子被老舍很自然的放在了北京这个大环境下,可谓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从开篇介绍洋车租赁,到与虎妞婚嫁习俗等等,都是对北平生活的真实写照,地方色彩浓厚。当然自然环境也是充满了北平色彩,《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军营趁乱牵走几头骆驼,沿途那种安静的环境,衬托了当时祥子内心的心情。在太阳高照,热气腾腾的时候,样子拉车檐子的变化描写,更是衬托了箱子的心情。这种对自然环境变化描写从而体现主人公感觉的描写,切合了北平的自然状况。可见,老舍对故乡的熟悉和写作的自然流露。老北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老老舍的语言艺术得力于他对北京市民语言及民间文艺的热爱和熟悉。他大量加工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用老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烧出白话的“原味儿”来;同时又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制的美,写出“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老舍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艺术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制而不
2
雕琢。其所使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态气质,都有他独特的体味和创造,又隐约渗透着北京文化。
文学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当然要看语言的魅力,方言可谓展现着其独特魅力,许多经典桥段、耳熟能详的作品都带有其各自的方言,如《骆驼祥子》中带有方言,这就添加了浓郁的地方味道。
《骆驼祥子》一书主要描述的就是拉车夫——祥子的悲惨一生,通过此来表达老舍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小说没有过多运用修辞和伏笔,让人有种想到哪便写到哪了的感觉。通俗易懂、文字干练,但又不失活泼、亲切感。加以北京语言的处理,《骆驼祥子》成了一部地地道道的北京小说。这些特点都是老舍写小说给我们展示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老舍风格。风格是作者为了吸人眼球在创作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特色。对一个作家的重要就好比特色菜对一个厨师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你是要拿特色吃饭的”,老舍就具备其独特风格。一个作者独特的写作模式、语言方法不仅仅代表的是其风格,也是读者识别作者的标志,因为作者想要表达的最初意思与表达出来的东西差别很大,故想要完全再现作者风格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很难实现和完全不能实现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1选词凝练,生动形象
《骆驼祥子》中写道“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超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