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2 15:19: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章 通风、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
第一节 通 风
第一百三十五条 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二)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表4规定。
表1 矿井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名 称 一氧化碳CO 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硫SO2 硫化氢H2S 氨NH3 0.0024 0.00025 0.0005 0.00066 0.004 最高允许浓度(%)
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允许浓度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矿井中所有气体的浓度均按体积的百分比计算。
【名词解释】 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在一般或一定条件下有损人体健康,或危害作业安全的气体。包括有毒气体,可燃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
【条文解释】 本条是对井下空气成分和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的规定。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以后,由于井下有机物的腐烂、煤炭氧化、爆破作业以及煤层不断释放瓦斯和各种气体等因素的影响,与地面空气比较,在质量和数量上均有较大差异。
为了保证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与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对井下工作地点空气的主要成分做出了具体规定,详见《规程》表4。
1.氧气
氧气是维持人的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人体呼吸所需氧气的多少与人的体质、活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因素有着直接关系。休息时每个人所需气氛量平均为0.25L/min,行走和工作时为1~3L/min。所能吸入的氧气量取决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如果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就会影响人的健康,甚至造成缺氧窒息死亡(见表3―3―1)
表3-3-1 氧气浓度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空气中氧气浓度/% 17 15 10~12 6~9 人体的反应 休息时无影响,工作时会引起喘息、呼吸困难 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快,判断和意识能力减弱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 失去知觉,几分钟内心脏尚能跳动,若不急救就会死亡 2.二氧化碳
其主要的来源是有机物和煤的氧化、煤岩层中、爆破作业以及人的呼吸等。二氧化碳对人的眼、鼻、口等器官有刺激作用;当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详见表3-3-2。
表3-3-2人体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反应
二氧化碳浓度/% 1 3 5 7 10 10~15 20~25 人体的反应 呼吸次数和深度略有增加 呼吸次数增加2倍,很快产生疲劳现象 呼吸次数增加3倍,呼吸困难、憋气和耳鸣 发生严重喘息,极度虚弱无力,强烈头疼 头晕,呈昏迷状态 呼吸微弱,失去知觉 窒息死亡 参照世界其他国家的规定,要求“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3.矿井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
⑴一氧化碳(CO)。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的红血球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50~300倍,不但阻止红血球吸氧,而且还能挤掉氧,造成人体细胞组织缺氧现象,引起中枢系统损坏。
⑵二氧化氮(NO2)。对人的眼、鼻、呼吸道及肺部具有强烈的腐蚀破坏作用,能引起肺水肿。井下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爆破作业,1kg硝铵炸药爆破后产生10L二氧化氮。
⑶二氧化硫(SO2)。有剧毒,强烈刺激人的眼睛,腐蚀呼吸器官,导致呼吸麻痹和支气管炎、肺水肿。其主要来源是含硫煤炭氧化自燃、含硫煤岩爆破和硫化矿物的氧化等。
⑷硫华氢(H2S)。具有强烈毒性,刺激人的眼、鼻、咽喉和上呼吸道的粘膜,干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中毒。其主要来源是有机物的腐烂、含硫煤炭自燃和煤岩层释放等。
⑸氨气(NH3)。具有浓烈臭味的有毒气体,且有爆炸性(爆炸界限16%~27%)。对人的皮肤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咳嗽、流泪、头晕、声带水肿,重者会昏迷、痉挛、心力衰竭以至残废。其主要来源是炸药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