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28 15:26: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核 酸

(一)名词解释

1.单核苷酸:核苷与磷酸缩合生成的磷酸酯称为单核苷酸。

2.磷酸二酯键:单核苷酸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3.不对称比率:不同生 物的碱基组成由很大的差异,这可用不对称比率(A+T)/(G+C)表示。

4.碱基互补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G…C(或C…G)和A…T(或T…A)之间进行,这种碱基配对的规律就称为碱基配对规律(互补规律)。

5.反密码子:在tRNA链上有三个特定的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由这些反密码子按碱基配对原则识别mRNA链上的密码子。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方向相反。 6.顺反子:基因功能的单位;一段染色体,它是一种多肽链的密码;一种结构基因。

7.核酸的变性与复性:当呈双螺旋结构的DNA溶液缓慢加热时,其中的氢键便断开,双链DNA便脱解为单链,这叫做核酸的“溶解”或变性。在适宜的温度下,分散开的两条DNA链可以完全重新结合成和原来一样的双股螺旋。这个DNA螺旋的重组过程称为“复性”。

8.退火:当将双股链呈分散状态的DNA溶液缓慢冷却时,它们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新结合而形成双链螺旋结构,这现象称为“退火”。

9.增色效应:当DNA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它在260nm处的吸收便增加,这叫“增色效应”。

10.减色效应:DNA在260nm处的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 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11.噬菌体:一种病毒,它可破坏细菌,并在其中繁殖。也叫细菌的病毒。 12.发夹结构:RNA是单链线形分子,只有局部区域为双链结构。这些结构是由于RNA单链分子通过自身回折使得互补的碱基对相遇,形成氢键结合而成的,称为发夹结构。

13.DNA的熔解温度:引起DNA发生“熔解”的温度变化范围只不过几度,这个温度变化范围的中点称为熔解温度(Tm)。

14.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15.环化核苷酸:单核苷酸中的磷酸基分别与戊糖的3’-OH及5,磷酸-OH环化形成酯键,这种磷酸内酯的结构称为环化核苷酸。

(二)填空题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_ Watson-Crick ___于__1953__年提出的。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 核苷酸___。

3.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__ 2’____位置不带羟基。

4.两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_细胞核___中,RNA主要位于__细胞质__中。

5.核酸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__β___型糖苷键。糖环与碱基之间的连键为__糖苷___键。核苷与核苷之间通过__磷酸二酯键___键连接成多聚体。 6.核酸的特征元素__磷__。

7.碱基与戊糖间是C-C连接的是__假尿嘧啶___核苷。

8.DNA中的__ 胸腺__嘧啶碱与RNA中的__尿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9.DNA中的__ 胸腺 _嘧啶碱与RNA中的___尿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10.DNA双螺旋的两股链的顺序是__反向平行、互补___关系。

11.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___胸腺嘧啶____,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

12.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为_ __,每匝螺旋有_10__对碱基,每对碱基的转角是_36°_。

13.在DNA分子中,一般来说G-C含量高时,比重大,Tm(熔解温度)则高,分

子比较稳定。 14.在_退火 __条件下,互补的单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