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通论复习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9 22:31: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十七、简述民族学实地调查的类型:

自观和他观、宏观和微观、社区和个案、定性和定量、专题与综合 十八、简述民族学实用调查方法有哪些:

观察与参与观察、个别访谈、调查会、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定点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跨文化比较研究 十九、简述民族学调查者应有哪些素质: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打破僵化模式,适应新形势,建立新思维;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开阔;善于沟通人际关系,具备应变能力。 二十、简述民族学实地调查应做那些准备:

①、课题选择(能力所及,适合自己;申请课题经费);②、文献准备(对当地的了解);③、物质准备(地图;记录设备;证件;生活用品;药品;礼品);④、调查提纲

二一、简述近期我国民族的主要任务:

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国内各民族的研究;加强世界民族的研究;继续开展国外民族学理论的研究;继续开展影视民族学的研究;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研究;开展民族文物研究和建立民族学博物馆;开展民族统计学的研究;完善和发展学科体系;提升田野调查的科学性;提高 科学研究水平;普及民族学、人类学知识;如何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探讨现代化影响民族关系变化的因素;民族学应为西部开发和少数民族发展提供服务。 二二、简述如何推动民族学学科发展:

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紧密结合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应用性理论研究;加强对国际学术界成果广泛的系统的借鉴与介绍;通过体制改革和统一规划来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结合;

二三、简述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必要性:

是我党民族平等政策的需要;是我国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繁农发展的重要方针。 二四、简述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依据(原则):

结合我国实际,灵活运用斯大林关于民族四个基本特征的着名理论;从民族集团的现状出发,注意分析其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做到历史与现状相结合,是民族识别工作的又一科学依据;尊重本民族集团中大多数人的意愿,是民族识别工作应遵循的又一依据和原则。

二五、简述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主要成就和意义:

成就:其成就的取得就发展进程看分为三个阶段:从1949年经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到1954年为第一阶段,认定了38个民族;从1954年到1964年为第二阶段,又认定了15个民族;从1964年起经1982年为第三阶段,认定了“ 珞巴族”和基诺族两个民族。

意义:民族识别使我国历史上长期受歧视、受压迫的、、不被承认或不敢承认自己的广大少数民族,有了明确的族属,并得到了国家法律的保护;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开展和所积累的经验在国际上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反响;共同文化特点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特征(而民族学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既然文化是鉴别民族的根本尺度,那民族文化也必然是民族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已证实);民族识别有利于我国民族学学科的发展。 二六、简述民族学研究对象:

生活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诸社会形态下的民族,是民族学研究的传统对象。民族学研究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原始、落后的”消失,西方民族学面临着“传统对象”的危机,西方一些民族学家逐渐转向“都市社会”研究。 二七、简述原始社会形态下的几个阶段:

包括原始群:从猿到人过渡时期正在形成中的人的群体,是刚刚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共同生产和生活的集团。、前氏族公社和先后以母系制、父系制为特点的原始公社诸阶段,而农村公社和家长制家庭则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度的中间阶段。 二八、简述农村公社或家长制的双重性:

农村公社以其固有的二重性而体现出它的过渡性,表现在:⑴、居民的社会联合主要以地域为基础,但在一般还在不同程度上保留有以家庭为单位的血缘联系具体到某个村社的血缘谱系,可能一支也可能是多支。⑵、荒山森林草地水面和耕地,一律归村社集体所有,村社成员对它们仅仅存在占有权,而房屋及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