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6 1:38: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无规律可循。首先是客观原因,主要有三条:
第一, 体制弊端和机制缺欠
权力过分集中,为贪污腐败提供了条件。公共权力有两个自然属性:一个是它的腐蚀性;一个是它的扩张性。如果权力不加监督不加制约,任凭权力的自然属性发挥作用,腐败就是必然的。那么,腐败的条件是什么?西方学者有个说法:腐败的条件=(垄断权+自由处理权)-责任制。垄断权,是唯一的,如工程拨款,拨给张三行,拨给李四也行,拨给王五也不错。很简单的事实是,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选择,秉公办事的人,他就会选择最需要的,对工程最有利的;贪图私利的人就会选择给他好处多的人。我们可以发现,他的选择有极大的自由空间,并且他还不必为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一旦追究起来,他会说在程序上是公开的,集体讨论的,集体决定的,按程序来的。这种现象十分普遍的。
为什么贪官都跳不出怪圈?什么怪圈呢?很多贪污腐败的官员都有一个共性:即都有一个苦难的童年,都有一个奋斗的青年;都有一个上升的中年,最后都有一个悲惨的晚年。很多人原来本质都不错,不少人都是苦出身。成克杰上学之前没穿过鞋,苦得不得了;安徽的王怀中,要饭的出身。连东航的佟国照也有一个苦童年。。。。。。这些人青年时期奋斗成才,中年不断进取,然后到一定位臵上了腐败了。这固然有主观因素,但机制因素不容忽视。成克杰能号称壮王。慕绥新说:“我当了市长以后,没人管,成了党内个体户,如
9
果有人经常管我,不至于走到今天。”成克杰也是这样。实际上,这些人对党感情都很深。成克杰就曾说过:“从穷孩子被提拔到国家领导人,这一切都是党给我的,怎么对党有利怎么处臵我,我没有怨言。”是什么原因让他晚节不保,就是权力太集中。在广西南宁的一块黄金地段,本来已经有了规划,可他一句话就改变了,光这一个工程他就收了2000万元。市委书记、市长在个体户的报告上签字之后就由下边操作了,根本不讲程序。权力过分集中,又失去了有效的监督,就会使一些握有重权的官员贪欲高度膨胀。王怀忠在任阜(fu)阳地委书记时就把自己视为权力至高无上的皇帝,他说,按阜阳的1300万人口计算,他就是世界上第58位总统,并称“阜阳是我王家的天下”。
仔细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两个特征,一个是在犯罪领导干部中,农村出身的领导干部占大多数。国家审计署公布的150个案件中有78个案件披露了犯罪领导干部的家庭出身,其中有32个领导干部是农村出身,占披露总数的41。03%,县城出身的占34。62%,城市出身的占24。35%,可见农村出身的领导干部所占比例最大。另一个是犯罪领导干部呈现出年轻者居多的态势。最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犯罪案件中,多集中在40——49岁这个年龄段内,所占比例超过总数一半;其次是50——59岁这一年龄段的领导干部,大体占到了35%左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40岁以下的一些领导干部,这部分人一般具有较高学历,凭借着在工作中的突
10
出表现连连提升,30多岁就已经身居要职。
第二, 传统贪渎文化的影响
我国之所以腐败案件的高发,多发,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贪渎文化的影响。
著名学者王亚南说过一句话:“从另一个视野去看,二十四史实际上是一部贪污史”清王朝的268年中,一二品官员因为贪污被判刑的就有157人,其中被判死刑的68人。最有名的贪官就是和申,贪污了11亿又6百万两白银。和申的实际家产相当于大清帝国乾隆年间的15年的财政收入。中国的数千年封建文化里有很多糟粕的。中国文化有一种“黑洞效应”——其核心的价值观念具有黑洞一样的引力,这个引力会把若干与此核心价值观念不相干的思想意识吸收并且同化。如官本位的思想和观念,根深蒂固,到今天演变成了“你要升了官啥都有,你要不升官啥也不是”的缪论。官本位是什么?官本位就是权力本位。如果我们不注意修养,不提高警惕,很有可能陷入到这种文化糟粕中。看一看查办的那些贪污腐败的领导干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往往打着深深的封建文化的烙印,满脑子封建特权的思想、升官发财的思想、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