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3 4:18: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近代物理知识总结
一、黑体辐射(了解)与能量子
1.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叫热辐射。
2.黑体: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叫黑体。 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①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②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a.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b.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4.★★★ 普朗克能量子:带电微粒辐射或者吸收能量时,只能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即能量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能量子的大小:ε=hν,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
爱因斯坦光子说:空间传播的光本身就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能量子
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ε=hν。
二、光电效应规律
(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
(2) 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
(4) 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理解:(1)光照强度(单色光) 光子数 光电子数 饱和光电流 (2)光子频率ν 光子能量 ε=hν
W0??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密立根验证) Ek=hν-W0 0h 遏制电压 Uce=Ek
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
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光子有能量)康普顿效应(光子有动量和能量)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光的本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2.光波是概率波.大量的、频率低的粒子波动性明显(注意有粒子性,只是不明显) 3. 德布罗意物质波(电子衍射证实):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宏观物h
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p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为普朗克常量.
p
(??CT?原子结构
C?)
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判定其为电子,并求出了电子的比荷。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电荷,并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 2.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撞了回来。. 3.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二、玻尔原子结构假说(是科学假说、类似还有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1.定态(能量量子化)2.轨道量子化3.跃迁条件:
1
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n=2E1(n=1,2,3,…),其中E1为基态能量
n
5. 对原子跃迁和电离理解:
跃迁:原子从低能级(高能级)E初向高能级(低能级)E末跃迁,只吸收(辐射)hν=E末-E初的能级差能量光子.可以吸收Ek?E末-E初的能级差能量的电子。
基态电离: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大于等于13.6eV能量的光子或电子后使氢原子电离。 6.一个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多可以辐射n-1中不同频率的光子,一群处
2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多可以辐射Cn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7.氢原子的能量(类比天体模型):E总=EK+EP,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引力做正功,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动能增大,原子总能量减小.反之,轨道半径增大时,原子电势能增大,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