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后简答题及名词解释汇总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0 22:04: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后简答题及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分子振动: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以平衡位置为中心的相对(往复)运动。 伸缩振动:原子沿键轴方向的周期性(往复)运动;振动时键长变化而键角不变。(双原子振动即为伸缩振动)

变形振动又称变角振动或弯曲振动:基团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而键长不变的振动。

晶带:晶体中,与某一晶向[uvw]平行的所有(HKL)晶面属于同一晶带,称为[uvw]晶带。

辐射的吸收:辐射通过物质时,其中某些频率的辐射被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等)选择性地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减弱的现象。 辐射被吸收程度对?或?的分布称为吸收光谱。 辐射的发射:物质吸收能量后产生电磁辐射的现象。

作为激发源的辐射光子称一次光子,而物质微粒受激后辐射跃迁发射的光子(二次光子)称为荧光或磷光。 吸收一次光子与发射二次光子之间延误时间很短(10-8~10-4s)则称为荧光; 延误时间较长(10-4~10s)则称为磷光。

发射光谱:物质粒子发射辐射的强度对?或?的分布称为发射光谱。光致发光者,则称为荧光或磷光光谱

辐射的散射:电磁辐射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部分偏离原入射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

散射基元:物质中与入射的辐射相互作用而致其散射的基本单元

瑞利散射(弹性散射):入射线光子与分子发生弹性碰撞作用,仅光子运动方向改变而没有能量变化的散射。

拉曼散射(非弹性散射):入射线(单色光)光子与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作用,在光子运动方向改变的同时有能量增加或损失的散射。

拉曼散射线与入射线波长稍有不同,波长短于入射线者称为反斯托克斯线,反之则称为斯托克斯线

光电离:入射光子能量(h?)足够大时,使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现象。 光电效应:物质在光照射下释放电子(称光电子)的现象又称(外)光电效应。 光电子能谱:光电子产额随入射光子能量的变化关系称为物质的光电子能谱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分子光谱:由分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电子光谱):物质在紫外、可见辐射作用下分子外层电子在电子能级间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谱:物质在红外辐射作用下,分子振动能级(和/或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红外活性与红外非活性:只有发生偶极矩变化的分子振动,才能引起可观测到的红外吸收光谱带,称这种分子振动为红外活性的,反之则称为非红外活性的 散射角(2?)散射电子运动方向与入射方向之间的夹角。 电子吸收:由于电子能量衰减而引起的强度(电子数)衰减。 点阵消光:因晶胞中原子(阵点)位置而导致的?F?2=0的现象 系统消光:晶体衍射实验数据中出现某类衍射系统消失的现象。

结构消光:在点阵消光的基础上,因结构基元内原子位置不同而进一步产生的附加消光现象,称为结构消光。

衍射花样指数化:确定衍射花样中各线条(弧对)相应晶面(即产生该衍射线条的晶面)的干涉指数,并以之标识衍射线条,又称衍射花样指数化(或指标化)。 电子透镜:能使电子束聚焦的装置称为电子透镜

质量厚度衬度(简称质厚衬度):由于样品不同微区间存在原子序数或厚度的差异而形成的衬度

衍射衬度:由于晶体对电子的衍射效应而形成的衬度。

d-d跃迁:在配位体的影响下,处于低能态d轨道上的电子吸收光能后可以跃迁至高能态的d轨道,这种跃迁,称之为d-d跃迁。

f-f跃迁:处于f轨道上的f电子,在配位体的影响下,f电子吸收光能后可以由低能态的f轨道跃迁至高能态的f轨道,从而产生相应的吸收光谱。这种跃迁称为f-f跃迁。

生色团:在紫外及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吸收的原子团(或原子、电子、空穴等)。 蓝移:当物质的结构或存在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最大)向短波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