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23:38: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9. 亲属称谓

10. 氏族、世系群、宗族、继嗣 11. 普那鲁亚婚

12. 类分式、叙述式亲属称谓制

五、简答与问答

1. 什么是家庭,如何理解常见的家庭类型及其变体? 2. 试述中国汉族传统家族的演变过程。

3. 如何从主位、客位的角度看待人类学的亲属称谓研究? 4. 如何认识人类的亲属称谓制?

5.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人类家庭居处模式的认识。

6. 以图解的方式表述你所调查的某个家族的现状及其历史谱系。

第七章 性与性别(3课时)

一、填空题

1. 西方女性主义学术和理论深受 (一名人类学家)的影响,学习其在不同文化情境利用文化变量来界定男性和女性。

2. 解释男女两性不平等理论这一社会普遍现象,主要有三种二元论的解释方

法,分别是: 、 、 。 3. 后现代女性主义研究社会性别分为两大视角,即: 、 。

二、名词解释

1.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2. 性别角色 3. 乱伦禁忌

三、简答与问答

1. 谈谈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区别和联系。 2. 反思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文化建构。 3. 唯本论和构成论两大视角有什么异同。

第八章 政治与社会秩序(3课时)

一、填空题

1. 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要素之一,尤其是在有阶级分化的社会阶段更

是如此。它还通过设立奖惩制度来规范社会行为。其中, 与 就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设。

2. 和 等内在化控制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同样不容忽视。在初民

社会, 也是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控制力量。

3. 儒家经典对知识精英有相当高的要求和期许,知识阶层以 为己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文章”。

4. 在早期人类社会, 一般产生于群体成员对某一个成员在能力、品格方

面的敬服。不管是在现代国家还是在远古社会,权力与 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5. 人类学家比较关注权力传承中的三种方式,它们是 、世袭继承以

及 。

6. 国家起源的理论被简单概括为两大类:冲突论和 。 可以作为冲

突论的代表。

7. 文明的产生有两种基本方式: 和 。其中玛雅文明和中国文明

是 的代表。 二、名词解释 1. 权力、权威 2. 政府

3. 政治、政治象征

4. 意识形态 5. 队群

6. 部落、酋邦、国家 7. 社会控制 8. 社会规范 9. 年龄组织 10. 法律、习惯法 11. 战争 三、简答与问答

1. 权力与权威的区别是什么? 2. 简要分析权力与资源的关系 3. 有哪些类型的政治组织? 4. 什么是社会规范

5. 有哪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机制?

第九章 族群、种族与民族主义(3课时)

一、填空题

1. 当族群被假定具有生物性基础是,就被称为 。利用体制差异而认

为人类存在着地位差异的看法,即对具有生物差异的群体的歧视就是 。

2. 是指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下,认为自己属于一个社会群体。一般而言,可以从 、 、 、 等四个方面考察。

3. 族群关系大致可以概括为六种类型,分别

是 、 、 、 、 、 。

4. 指在某一特定区域或国家内,一个族群试图消除竞争族群的过

程。一般有两种类型,即 和 。

二、名词解释

1. 族群&民族 2. 族性 3. 原生论模式 4. 场景论模式 5. 同化 6. 平权主义 7. 族界标志

三、简答与问答

1. 怎样看待族群文化交往中的同化现象? 2. 如何认识族群认同? 3. 简述民族主义的发展

第十章 精神信仰系统与仪式(2课时)

一、填空题

1. 进化论派的人类学家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对人类宗教行为的基本形式进行研

究,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 、 和弗雷泽。 2. 宗教的 功能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将人们原来心理认知结构

上的不平衡调节到平衡的状态。

3. 信仰与 是人类宗教领域中两个重要的范畴。 是指人们对于

现实中不存在、而又相信其存在的超自然力和超自然生命的固定信念。 4. 是宗教仪式研究的先驱者。他把仪式行为称为巫术,并依据两项

基本原理将所施行的仪式行为划分为 与 。

5. 也称“复振运动”,是指通过向一种文化注入新的目标和新的生

命,以拯救该文化的一种努力。

6. 根据活动的类型和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生活方式的特点看,新宗教可划分为:

避世型; ;自救型; 。

二、选择题

1. “泛灵信仰”是由( )提出的。

A.泰勒 B.马雷特 C.弗雷泽 D.马克思

2. 用静态理论体系解释了动态的朝圣行为的学者是( )。

A.维克多·特纳 B.马雷特 C.弗雷泽 D.马林诺夫斯基

三、名词解释 1. 宗教 2. 制度化宗教 3. 普化宗教

4. 泛灵信仰、泛生信仰 5. 图腾崇拜

6. 过渡仪式、阈限阶段 7. 模拟巫术、接触巫术 四、简答与问答

1. 人类学宗教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其理论途径 2. 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3. 宗教信仰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4. 象征人类学是如何看待宗教的 5. 如何看待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6. 宗教是如何实现社会控制的 7. 何谓宗教的本土主义运动?

8. 描述发生在自己文化中的过渡仪式,看看是否切合三阶段模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