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1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6:01: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3年春期高中一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B(“自然界的诸多变化不能塑造地貌”说法错,原文说“这些都已成为历史”,说明过

去可以“塑造地貌”) 2. A(本项遗漏了比照的信息)

3. D(“其破坏性比工业污染更为严重”属于无中生有) 4. D(信:真实) 5. B(都是连词,来) 6. C

7. D(“自恃才高功大”与“终招杀身之祸”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另外,驱鬼之事是刘文静

弟弟刘文起所为。)

8. (1)(4分)不久刘文静因为与瓦岗军首领李密有亲戚关系(结亲)而被下狱,李世民

偷偷地去狱中看望他。(关键词“俄”“坐”“系”“私”译错一个扣1分)

(2)(3分)利用船只的人,不是善于游水,却能横渡江河。(关键词“假”“水”“绝”译错一个扣1分)

(3)(3分)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玉璧),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关键词“均”“负”“曲”译错一个扣1分)

9.(5分)这首词以春天的乡村为背景,描绘出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春意盎然的田园风光图,表现了词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2分)上阕侧重写静态景物,重点突出春天百花争艳,五彩纷呈的景象;下阕侧重写动态景物,动静结合,重点突出莺歌燕舞、生机勃勃的景象。(3分)(意思对即可)

10.(6分)①语言质朴、清新、浅近。如选用通俗易懂的词语,运用白描的手法写景状物。②用词准确,形象生动。如用“红”“白”“黄”形容各种花的颜色,用“啼”“舞”“忙”来形容鸟虫的不同行为,都十分贴切,很有表现力。③多用三、四字短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1.(7分)(1)猿猱欲度愁攀援 (2)艰难苦恨繁霜鬓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4)樯橹灰飞烟灭 (5)瑞脑销金兽 玉枕纱厨 (每句1分,句中有误不得分)

12.(25分)(1)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选C、D不得分

(2)(6分)①反映出部分城里人对农民工的不公正态度,丰富了作品内容和思想含量;②插叙的事件与下文故事情节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女主人对农民工态度的难能可贵;③为下文写王乐遇到尊重、信任、关心他的女主人作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吃苦耐劳,勤劳能干:一年到头,起早贪黑,什么脏活累活都干,一点儿闲不住。②自尊心强,有反抗意识:对城里人的歧视,他非常不满和厌烦,宁可不挣那个钱也不受窝囊气。③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老实质朴:不仅修好下水道,还把卫生间打扫干净;主人有事离开,他便觉得一人在别人家干活不合适。④容易满足,懂得感恩:女主人对他尊重、信任、关心,让他很感动,并且自愿不拿劳动报酬以表示对女主人的感激。(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4)(8分)观点一:赞同王乐的做法。①王乐在城里遭到了太多的白眼和冷漠,像女主人那样尊重他、信任他、关心他的人实在难遇,应该感激;②在王乐心目中,尊重和理解、信任和关心比金钱更重要,知恩应当图报;③王乐的做法表现了一个农民工淳朴、善良的品质,彰显了社会正能量,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观点二:不赞同王乐的做法。①城里人和农民工没有贵贱之分,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和关心,女主人对王乐的态度理所应当,不需要感激;②农民工在城里挣钱不容易,王乐为别人干活拿工钱天经地义;③闺女小丫考上了大学,需要学费,家里其他方面也需要钱,王乐应多为家人着想,没必要那么“高尚”;④王乐干活不收钱会让女主人觉得不可思议和内心不安,无端地给女主人添加烦恼。

. (亮出观点2分,理由阐述每点2分;观点二的理由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13.C(A项“记”应为“计”;B项“竿”应为“杆”,“谜”应为“迷”;D项“慌”应为“荒”。) 14.A(B项“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抄袭、模仿别人的文辞、经验或方法等,而不联系实际。C项“细大不捐”指小的大的都不抛弃。D项“铤而走险”指因走投无路而被迫采取冒险行动。用于酒后驾车显然不合适。)

15.B(A项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D项句式杂糅) 16.C

17.(4分)参考示例:我是一只风筝,亲情是牵挂我的绵绵丝线;

我是一朵野花,亲情是抚慰我的温暖春风。 或: 我是一只小鸟,亲情是庇护我的参天大树; 我是一滴雨水,亲情是接纳我的滔滔江河。 18.(60分)参考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文静字肇仁,洒脱而有气度才略。大业末年,做晋阳县令,和晋阳宫监裴寂友善。高祖做唐国公时,镇守太原,刘文静观察他胸有大志,就与他结下很深的交情。不久又见到李世民,对裴寂说:“唐国公的公子不是一般的人呀,心胸开阔,神态英武,是与汉高祖、魏太祖一样的人才!大概老天爷开眼了。”裴寂没有说什么。不久刘文静因为与瓦岗军首领李密有亲戚关系而被下狱,李世民偷偷地去看望他。刘文静说:“皇上正在南方游历,果真能够投合天意利用这个机会,那么天下就不难平定了。”秦王笑着说:“你的话正和我的心意一致。”于是暗中安排门客做准备。秦王让刘文静伪造了一份诏书:“征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一带所有20至50岁的男子当兵,要求年底集中在涿郡来讨伐辽国。”于是人心忧愁扰动,更想叛乱。秦王就委派刘文静、长孙顺德等人招募士兵。刘文静与裴寂制作符命诏书,并打开宫监仓库,用其中的物资帮助军队起事。正逢王威、高君雅有猜疑、背叛之意,刘文静与刘政会写了反映事情紧急变化的信,到留守那里上告两人要造反,等到李渊与王威、高君雅一起办公时,刘文静上前说:“我收到一份说有人谋反的密报。”李渊示意王威查看密报,刘政会不肯给,说:“信中所告发的是 副留守使,只能给唐公一人看。”李渊惊奇道:“难道有这样的事情吗?”读完后对王威说:“有人告发你们,是真的吗?”高君雅骂道:“反贼想杀我罢了。”刘文静喝令左右的人抓住他们,由此起兵反叛。

李渊于是设立大将军府,任命刘文静做司马。刘文静劝说李渊改变旗帜,彰显不同一般的兴起,又请求与突厥修好,李渊听从了他的建议,派刘文静出使到始毕可汗那里。到突厥后,刘文静对始毕可汗说:“希望跟突厥共同平定京师,金银财宝、小孩女人全都归可汗所有。”始毕可汗很高兴,当即派遣两千骑兵跟随刘文静回来,又献给李渊一千匹马。李渊高兴地说:“没有你,我凭什么得到这些东西?”李渊登基后,刘文静自认为才能胜过裴寂很多,又多次立下军功,但裴寂只因为故旧的身份而受到的恩遇在自己之上,心中忿忿不平。每当辩论政事常与裴寂意见相悖,于是两人间有了矛盾。曾经与他的弟弟散骑常侍刘文起喝酒到兴头上时,发出怨言,抽刀砍柱说:“应当杀了裴寂!”正好家中多次发生怪事,文起心中忧惧,找来巫师夜里披头散发衔刀来驱鬼。刘文静的小妾失宠,就借机告发他(文起)的哥哥(文静)谋反,于是刘文静被抓下狱。皇上派裴寂、萧瑀负责审讯案情,最终杀了他,终年52岁。(后来)刘文起也被杀了,他的全家被充作官奴。刘文静临刑时拍着胸口说:“天上的飞鸟被射杀完了,良弓就藏起来了,这话果真不假啊。”贞观三年,朝廷追认恢复刘文静的官位爵号,并让他的儿子刘树义继承了鲁国公的爵位。

2013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C(偷换概念和强加因果。“普遍关注”错,原文为“受到了上亿人的关注”;另外,“受到??关注”和“微信??排行榜首??奇迹”并非因果关系。) 2. D(以偏概全。人们只是把“此时”的微信称作“手机对讲机”)

3. A(错解文意。可以实现与陌生人的沟通交流) 4. C(或:有时) 5. B

6. C(“生身母亲”说法错,徐夫人是孙登的养母;“坚决要求”说法不恰当,孙登只是主张先立徐夫人为皇后。)

7. (10分)(1)(5分)孙登不忍心处罚,只是把他叫来责备数落一顿,让他永远回家,并告诫身边的人不要再说这件事。(每分句1分,句意顺畅1分。关键词“致”“数”“长”“敕”译错酌情扣分)

(2)(5分)奏疏是在他死后才呈报上去的,这让孙权更加悲伤和感慨,说起来就落泪。(第一分句2分,后二分句各1分,句意顺畅1分。关键词“绝”“闻”“摧感”“陨”译错酌情扣分)

8.(5分)两首诗都表达了思妇对戍边丈夫的思念、牵挂之情。(2分)第一首诗写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做梦来到关塞,却又找不到丈夫所在的地方;第二首诗写女主人公因牵挂丈夫,要给远在边疆的丈夫寄御寒的衣服,但丈夫却换防他处,因此没有办法把衣服寄出。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闺思之情。(3分) 9.(6分)⑴前二句都重点写景,有声有色,营造氛围,烘托主人公情感,借景抒情;后二句都叙事,叙中含情。⑵叙事抒情都用笔曲折跌宕,富有变化,耐人寻味。⑶都借助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来抒发感情,情感表达真挚细腻,具体实在。(每点2分,意合即可)

10.(6分)⑴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冰泉冷涩弦凝绝 别有幽愁暗恨生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11.(25分)(1)答A得3分,答E得2分,答C得1分,答BD不得分。 (2)(6分)①表明老农从心底里还是羡慕城里人,尽管城里人每天吃着

受污染的不安全食品;②这样写使小说题目“城乡有别”具有双重的含义,特别耐人寻味;③这样写使作品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深化了小说主题。(每点2分,意合即可)

(3)(6分)①热情好客,真心待人:对“我”这陌生的客人很热情,拿出平时留给他们自己吃的东西招待“我”。②性子率直,实话实说:毫不隐讳地对客人说出吃的东西“城乡有别”的真相。③有点心计,狭隘自私:说话时“脸上露出一点点不好揣度的浅笑”,询问前又是清嗓子,又是咽唾沫;自己吃的东西用土法,没污染,卖给城里人吃的东西则用另一种种法。(每点2分,意合即可)

(4)(8分)观点一:这样写是合适的。①这几段是“我”听了老农坦言后的所思所想,是小说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②这些内容画龙点睛,揭示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③这些议论给读者指明了理解作品主题的方向,具有启发性;④这几段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小说显得充实、厚重。 观点二:这样写是不合适的。①小说是叙事性文学体裁,讲究用形象和事实说话,不能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把主题直接说出;②这样写使小说主题表现得非常直白,没有了余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有蛇足之嫌;③删去这些议论性内容,小说的内容、结构依然完整,并且能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④这样写可能会对读者产生误导,认为小说可以大段地进行议论,小说主旨可以直接说出。

(理由阐述每点2分,不论持什么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12.(25分)(1)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AD不得分 (2)(6分)①几乎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对文字的精准驾驭和对世事的洞察入微;②家庭父母遗传因素的良好影响;③家乡美丽风光和乡村民谣诗赋的熏染点燃他创作的激情;④对文学的执着和创作上的严格要求;⑤爱情受挫促使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中。(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3)(6分)①由于对美女的成见,见到美女有心理障碍,在女性面前拙于言辞;②双方家庭(或:两个人)的社会地位差别太大,使他有自卑感;③安娜的家人和亲戚不支持这段感情。(每点2分,意合即可)

(4)(8分)观点一:赞同果戈理焚稿。①焚稿表现了果戈理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和对自己创作的严格要求(高标准要求);②焚稿表现出果戈理敢于正视自我、否定自我的勇气和精神;③焚稿能促使自己背水一战,从而超越自我,创作出精品;④焚稿表现了果戈理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同时也是对批评者的一种交代。

观点二:反对果戈理焚稿。①原来的作品毕竟付出了大量心血,即使存在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