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成果的利用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9 20:42: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审计成果的利用

[摘要] 审计成果能否得到顺利落实,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审计机关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执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笔者从审计成果的意义、当前审计成果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成果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3方面,对审计成果利用进行粗浅的阐述。

[关键词] 审计成果;落实;利用

1 审计成果利用的意义

1.1 加强审计成果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审计服务水平的需要

多年来,审计机关一直致力于促进成果运用,并做到常用常新。在现在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过渡的时期,提出加强审计成果的运用,更需要认真审视当前成果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方法,打破原有的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习惯做法,使审计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服务于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当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1.2 加强审计成果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审计部门从体制、机制、政策和法律法规层面着手,提出宏观、具可操作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通过加强审计成果运用,规范和改善政府执政行为,提高政府部门理财和管理经济能力,确保公共资源的合法、合理、高效运用,通过有效的财力支出,而获取较大的社会效益。

1.3 加强审计成果利用,是提高审计效率的重要途径

目前,审计机关有效的审计人力资源短缺与审计任务不断加重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而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可以适度缓解人力不足的矛盾。通过对审计机关自身工作方法、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探求审计成果共享,提高了审计效率。通过建立机制,加强上下审计机关之间、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发挥协同作战的作用,形成审计整体合力。

2 审计成果利用存在的问题

当前审计成果利用的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2.1 结论性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并抄送上级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后,即视为一项审计项目基本结束。这样,审计结论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审计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限

制。

2.2 信息性资源没有完全发挥功效

在现实工作中,各级审计机关对综合分析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只是以向上级机关报送为主,大量审计成果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特别是在基层审计机关,广大审计人员甚至单位领导,还仅仅满足于完成计划或领导交办的审计项目,将信息编报工作视为一种负担,这种认识是极其错误的。

2.3 统计性资源更是局限在审计系统内部使用

大量的统计信息资源、反映审计成果的数据、反映审计劳动量等审计成本的数据,成了只给劳动者本身观看的数据。因此,审计机关与外部就缺乏一种沟通,社会期望值与审计机关所能达到的监督广度、深度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距离,客观上造成了对审计工作的一些误解。

3 提高审计成果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

3.1 抓好成果的宣传利用,建立披露和上报制度,扩大审计成果的影响

首先要做好审计成果的上报工作,重点是提高审计结果传递的时效性和目的性;其次要向其他管理部门、监督部门通报审计成果;最后加大对审计成果对外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布审计成果,扩大审计影响,大力引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当前用此办法提高审计成果的利用水平正日益受到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视。

3.2 抓好审计成果的分析工作,建立分析机制,提升审计成果质量

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抓住问题的本质,要从大量的数据资料中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二是提高分析研究的综合性;三是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要针对问题提出建议,要有宏观意识,不能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