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资料]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考题(1996-2012) - 图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9 6:46: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 第 36 页 共 49 页

易脱落。

②纱线性状(指捻度,纱线的结构,混纺纱中纤维径向分布):捻度大不易起球,股线比单纱难起球。

③织物结构:织物组织,经纬密或未充满系数越大,易起球。浮线短,线圈小的不容易起球。

5.(12分)试述合纤织物加工和使用中产生静电的原因及其常用的消除静电的方法和原理。

答:原因:纤维在加工中要受到各种机件的作用,由于纤维与机械以及纤维与纤维间的摩擦,必会聚集起许多电荷从而产生静电。

方法:①机器接地;②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③改善摩擦条件(接触材料,摩擦速度);④导电纤维的应用;⑤静电消除器;⑥加抗静电剂;⑦织物防静电整理。

机理:①可以降低纤维的摩擦系数,使在加工过程中较少发生静电;②可以增强纤维表面的吸湿性和降低纤维的表面比电阻,使已经产生的静电易于逸散,缩短电荷的半衰期。

三、计算题(共22分) 1.(12分)现有英制支数为30S的涤65/棉35的混纺纱2000公斤,取50克试样经烘干后称重为48.5克。试求:

(1)该混纺纱的特数(tex);

(2)该混纺纱的公制公定回潮率和标准重量。

(注:棉的公制公定回潮率为8.5%,英制公定回潮率为9.89%,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

2.(10分)已知四种纤维的强度测量值:苎麻为36km(断裂长度),粘胶纤维为3.5cN/dtex,涤纶为5.2gf/den,羊毛为298N/mm2。试比较。

36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 第 37 页 共 49 页

东 华 大 学

200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纺织材料学

(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

1.再生纤维:再生纤维是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如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等。

2.转移指数:衡量混纺纱中不同品种的纤维在截面上向外或向内颁布程度的指标。 3.吸湿滞后性:同样的纤维在一定的大气温湿度条件下,从放湿达到平衡和从吸湿达到平衡,两种平衡回潮率不相等,前者大于后者,这种现象称作吸湿滞后性。

4.纤维双折射:平等光沿非光轴方向投身到纤维上时,除了在界面上产生反射光外,进入纤维内部的光线被分解成两条折射光。其中一条寻常光(o光)遵守折射定律,振动面垂直光轴,其折射率为记为n?,另一条为非寻常光(e光)不遵守折射定律,其振动面平行光轴,其折射率记为n∥,双折射率为?n?n∥?n?。

5.断裂比功:拉断单位细度,单位长度纤维外力所做的功。应用:对不同粗细、长度的试样的外力所做的功应以此为依据。

6.质量比电阻:电流通过长1cm,质量为1g材料时的电阻值,单位为Ω·g/cm2。 7.周期性不匀:由机械状态不良引起的不匀,在波谱图上呈现烟囱状。

8.假捻变形纱: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合成纤维原丝在强捻情况加热定型,形成螺旋卷曲,再退去捻度,螺旋形卷曲保存下来,从而形成弹性大而蓬松的弹力丝。如高弹变形丝和低弹变形丝等。

9.织物的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

10.紧度与未充满系数:机织物紧度指经纬纱所覆盖的面积占织物总面积的百分比。针织物未充满系数δ是指线圈长度l与纱线直径d的比值,δ越小针织物越紧密,可以表示纱线不同粗细时,针织物的稀密程度。

二、问答与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