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9 4:28: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思1.1.1】(a) 图U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 (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CD=0,但VA和VB不一定相等,所以U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AB=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C>VB>VA。 (b) 图U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B>VC>VA。

(c) 图U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D>VB(VA=VB)>V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当电位器R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B=VC=0,I=0。

12当S断开时,I==2mA,VB=VC=2×3=6V。

3?363=-2A,VB=-×2=-2V。 32?13当S断开时,I=0,VB=6-×2=4V。

2?1(b) 当S闭合时,I=-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可以根据元件电压与电流的正方向和功率的正、负来判别该元件是发出还是吸收功率。例如某元件A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关联正方向约定,即将其先视为“负载模型”,如图1-2(a)所示,元件功率P=UI。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U、I实际方向一致,P=UI=10×2=20W>0(P值为正),可判断A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相反),U、I实际方向相反,P=UI=10×(-2)=-20W<0(P值为负),可判断A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 2 ?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 同理,元件B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非关联正方向约定,即将其先视为“电源模型”,如图1-2(b)所示,元件功率P=UI,若P=UI>0(P值为正),可判断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若P=UI<0(P值为负),可判断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

(a)

(b)

图1-1 思考题1.1.5的电路图 图1-2 思考题1.1.7的电路图

【思1.1.8】A元件的KVL方程为U=E1-IR1=10V,A元件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非关联正方向约定,PA=IU=-10W<0,可判断其吸收功率,为负载(其电压、电流实际方向一致)。

B元件的KVL方程为U=E2+IR2=10V,B元件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关联正方向约定,PB=IU=-10W<0,可判断其发出功率,为电源(其电压、电流实际方向相反)。

若由U、I的正方向及其值正、负先判定它们的实际方向,则元件A、B为发出还是吸收功率是很容易判断的。

【思1.2.1】(1) 错。因为有载工作状态下的电压源、恒压源、电流源、恒流源,如果在其两端电压的实际方向与流过它的电流实际方向相反,则向外电路发出功率,为电源;反之,则由外电路吸收功率,为负载。

(2) 错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