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3 1:55: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按照规律办事

B.改变和废除记忆遗忘规律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可 D.创造记忆遗忘规律

5.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0多家。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明星”,这与当前的“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上述材料表明,劳动者 ( )。

①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 ②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 ③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 ④要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7.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力需求已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减少。这意味着( )。

A.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B.企业应不断扩大就业岗位 C.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D.劳动者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

8.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能够认识客观规律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下列选项中,主张积极的人生行动的有( )。 ①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

13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实事求是 ④学而不思则罔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1.B 2.C 3.A 4.A 5.A 6.B 7.D 8.A 9.D

第三课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3.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教学重点】

1.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教学难点】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