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导师信息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20 23:15: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孝亲思想对土家族民居保护及延续的影响 《中外建筑》2009年第8期 西乡土建筑原生态营造体系研究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期刊)2009年第6期

湖南安化新民居地域特色的探索 《中外建筑》2009年第6期 湖南明清楼阁式古塔的建筑特点研究 《中外建筑》2009年第4期 湘中杨市镇清代大宅民居建筑研究 《华中建筑》2009年第12期 岳麓书院古建筑修复设计的文化思考 《华中建筑》2010年第4期 落地长窗小考 《中外建筑》2010年第6期

圆明园的艺术审美特征与保护方式 圆明园问题国际论坛(清华大学)2010年9月

圆明园遗址网络展示方法的探讨 圆明园问题国际论坛(清华大学)2010年9月

浅谈中印佛教建筑中的象征文化 《UIA亚奥地区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论文集》2010年9月

还原特定历史环境,恢复部分城市记忆 《UIA亚奥地区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论文集》2010年9月 获奖情况:

《中国民族建筑/湖南分卷》获2000年国家图书奖,2001年国家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

社会服务情况:

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主持学会常务工作。担任国家文物局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委员会委员、省文物局专家委员会委员和长沙市政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经常下到湖南各地市县指导、督促、检查文物普查、修复、保护等工作。担任湖南省建设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家组主要成员,参与湖南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指导、申报、认定、审批等工作。担任湖南省建筑师学会常务理事,经常为湖南省建筑学会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义务作学术演讲。 联系方式: liusu001@163.com

卢健松简介

基本信息:

卢健松,男,湖南华容人,汉族,邮箱: ljsjm2005@163.com , ljs@hnu.edu.cn ;办公电话:0731-88822634,传真:0731-88821912。

(一)简介

1975年8月出生,2009年聘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化语境下建筑的地域性,关注自组织理论在建筑学领域的应用、乡村住宅建设、历史地段更新以及建筑设计思维表达等课题。已在《建筑学报》、《世界建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 篇,出版《从速写到设计——建筑师图解思考的学习与实践》,《历史地段城市设计构型方法》专著两部。参与完成的湖南耒阳毛坪浙商希望小学获中国建筑学会建 筑创作奖,中国动漫影视基地手绘图获中国建筑学会首届手绘建筑画大赛优秀奖。主持纵向科研课题有:长沙市周边农村住宅的快速自发更新及其导控研究(部省 级),长沙白果园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长沙化龙池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研究;参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湘中地区乡村风貌的变迁研究,邵阳县城步县桃林民俗旅游 开发规划与实施方案编制,贵州六枝特区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专项规划等课题。

(二)学习经历

卢健松1994年9月考入湖南大学建筑学院,1999年7月推荐免试攻读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2004-2009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与理论。2009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自发性建造视野下建筑地域性研究》,关注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地域性的生成机制,在城市设计尺度之下,引入自组织理论框架,以自发性建造为研究对象,对建筑地域性的生成机制予以考察。2009年,回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

目前已在核心期刊及重要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注重实践,在城市设计、旧城改造、乡村复兴、公共建筑设计等方面有有丰富的工程经验。

(三)著作、论文发表情况 1)著作:

[1] 张楠, 卢健松, 夏伟.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