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25 19:27: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3月月考 地理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30小题,每题2分)
人口机械增长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下图为2006~2014年(预测值)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期该地人口总数持续增长的年份是 A.2006~2008年 B.2006~2010年
C.2006~2012年 D.2006~2014年
2.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首先显现的效益是 A.环境承载力提高 B.“用工荒”的缓解 C.老龄人口的减少 D.消费动力的增强
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读图,回答3~4题: 3.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下列年份中“婴儿潮”最明显的是( )
A.1950~1960年 B.1960~1970年 C.2000~2010年 D.2040~2050年 4.关于上图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 B.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
C.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 D.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全面二孩政策的目标人群是指新政策符合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2016年全国启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但是新增出生人口数量却相对有限。下图为我国2016年全国全面二孩政策目标人群分布图。据此回答5~6题: 5.全面二孩政策的目标人群 A.农村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B.城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C.40~50岁之间的比重大 D.农村目标人群小于城镇
6.导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新增出生人口数量相对较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目标人群妇女总数少 B.目标人群年龄结构偏老 C.目标人群文化水平高 D.目标人群压力大收入低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时期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受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制约。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估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变量,无法估算 B.环境人口容量固定不变或变化很小
C.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土地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一、选择题D.可以用某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8.下表为某岛国人口数量的相关信息,能体现其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A.30万、35万 B.25万、30万 C.45万、25万 D.45万、35万
下面为“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的统计),据此回答9~10题。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 000 6 500 1 500 10 000 甲 死亡率(%) 0.6 0.6 2.5 ? 人口数 3 500 6 000 500 10 000 乙 死亡率(%) 0.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