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化实验指导书-2014版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7/10 9:12: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验一 甘草中总皂苷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练进行甘草中总皂苷的提取和精制方法。 2.能够用化学法和色谱法检识甘草中的皂苷类物质。

二、实验原理

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均为含有羧基的酸性三萜皂苷,甘草酸酸性较强,在植物中与钾成盐而溶于水,易溶于热水。而甘草酸在冷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所以我们可用水提取甘草酸的钾盐,再加稀酸,放冷,使甘草酸游离沉淀析出。也可以用乙醇提取后,乙酸乙酯萃取除去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然后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作用,对甘草总皂苷进行富集,再利用硅胶进行柱层析分离。

三、主要仪器及耗材

仪器: 水浴锅、旋转蒸发仪、循环水真空泵、三用紫外仪。

原料与试剂:甘草粗粉、乙醇、乙酸乙酯、D101大孔吸附树脂(或AB-8大孔树脂)、色谱用硅胶、氯仿、丙酮、硅胶薄层板。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甘草总皂苷的提取

(1)水提法:取甘草粗粉20克,加水煎煮提取2~3次,滤过得水提液,静置,取上清液,浓缩得甘草浸膏(含甘草酸>20%)。浸膏加3倍量水溶解,加硫酸酸化,放置,滤过得甘草酸粗品。

(2)醇提法:取甘草粗粉20g,150mL60%乙醇溶液于70℃下回流提取1.5h,抽滤制得甘草提取液,放置待用。

2.甘草总皂苷的富集

甘草提取液减压浓缩至50mL左右,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2次,除去黄酮类化合物。萃取后的水相减压浓缩除去残留的乙酸乙酯后上大孔吸附树脂。

以下两种大孔吸附树脂任选一种即可。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称取20~25克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或者30gAB-8型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后装柱,甘草总皂苷的粗提液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

脂,待吸附完全后,先用蒸馏水冲洗树脂至流出液无颜色,再用50%乙醇溶液2~3个柱体积冲洗树脂,并收集该部分的洗脱液。

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取30克AB-8型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后装柱,甘草总皂苷的粗提液过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待吸附完全后,先用蒸馏水冲洗树脂至流出液无颜色,再用2~3个柱体积的70%乙醇溶液冲洗树脂,并收集该部分的洗脱液。洗脱液留存少量点硅胶板,其余部分上硅胶柱。

3. 甘草酸的纯化

取15g硅胶干粉,用氯仿:甲醇=4:1湿法装柱,用装柱液反复冲洗硅胶柱,带柱面不再下降后,再冲洗3~5次,计算柱体积后,放置待用。

将洗脱液与0.5g拌样硅胶放置于圆底烧瓶中,于旋转蒸发仪上浓缩至干,(如果圆底烧瓶的瓶颈有少量水汽,则放于烘箱中于60℃烘干),将硅胶研细后,干法上样。洗脱时,先用1个柱体积氯仿:甲醇=4:1的洗脱液洗脱,再用氯仿:甲醇:水=4:2:1(洗脱液于分液漏斗中取下层液体)的洗脱液洗脱2个柱体积,每0.5个柱体积收集一次,对洗脱液进行检识。

4. 颜色反应(选做)

(1)醋酐–浓硫酸反应:将样品溶于醋酐中,加浓硫酸:醋酐(1∶20),可产生黄→红→紫→褪色。

(2)三氯甲烷–浓硫酸反应:样品溶于三氯甲烷,加入浓硫酸后,在三氯甲烷层呈现红色或蓝色,硫酸层有绿色荧光出现。

(3)五氯化锑反应:将样品三氯甲烷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以20%五氯化锑的三氯甲烷溶液(不应含乙醇和水),干燥后60℃~70℃加热,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斑点。

5. 薄层色谱检识:

薄层板:硅胶G-CMC-Na板;

试样:70%乙醇洗脱液、氯仿:甲醇=4:1洗脱液和氯仿:甲醇:水=4:2:1洗脱液; 展开剂:氯仿:甲醇:冰醋酸(4∶1∶1);

显色剂:喷2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显色。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大孔吸附树脂在使用前应用蒸馏水浸泡,除去上层悬浮物后装柱,用无

水乙醇浸泡0.5h,再乙醇进行冲洗,直至流出液澄清为止,用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