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言学史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7 13:56: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语言学史

1、 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著:

《尔雅》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训诂学(解释词义)的专著(①周初周公旦编,②秦汉间编成); 《方言》(扬雄,字子云)是汉语言学史上第一部研究汉语言的专著,也是第一部以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方言学)专著; 《说文解字》(许慎,东汉)是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专著; 《释名》(刘熙,东汉)是第一部研究词源的专著。 2、 隋唐宋元重要的韵书:(我国的第一本韵书是魏朝李登所作的《声类》)

[晋] 吕静《韵集》; [隋]《切韵》,陆法言等集修而成的,我国规模最大的韵书; [唐] 王仁煦《刊谬补缺切韵》、孙愐《唐韵》; [宋] 陈彭年、邱雍等重修《广韵》(《大宋重修广韵》)、贾昌朝《集韵》; [金] 韩道昭《五音集韵》、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适应作曲者需要); 元明以后作旧诗的有《诗韵》。

([明] 乐韶凤、宋濂等《洪武正韵》)

3、中国第一部语法学专著:清末 马建忠《马氏文通》。 4、三仓(名词解释): 1)汉代时,把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爱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合称《仓颉篇》,收字3300个,60字为一章,共55章,小篆书写,扬雄为其作注。 2)晋人把李斯的《仓颉篇》,扬雄的《训纂篇》, 贾鲂的《滂喜篇》合称《三仓》,是新三仓。不仅利于儿童识字,更体现古人对汉字的认识,开了按“义”编排汉字先河,为部首编排法奠定了基础,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而且也是最早的字典。 5、古代印度、希腊、罗马第一部语法著作:

[希腊] 狄奥尼修斯·特拉克斯《希腊语语法》; [罗马] 瓦罗《论拉丁语》(《拉丁语研究》)、多纳图斯《语法术》; [印度] 波尼尼《梵语语法》、古代梵文写成《吠陀》。 斯拉克斯《语法科学》是亚历山大学派语法研究的最早成就,被誉为西方第一部完整的、全面的语法专著。

6、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语法专著: 但丁《俗语论》;[法]阿尔诺、兰斯洛《普遍唯理语法》(《哲理语法》);拉穆斯(现代结构主义先驱)《语法流派》;霍尔德《言语要素》。 7、唯理语法(名词解释):

十七世纪法国,阿尔诺和兰斯洛在波尔洛瓦雅耳修道院中编写出来的《波尔·洛瓦雅耳逻辑》、《普遍唯理语法》理论。唯理语法的基本原则是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及其学派对于良知和理性的理解为出发点的。认为语法应该依靠于逻辑,语法范畴应该看做逻辑范畴的表现,语法是不可变异的。但其理论观点缺乏科学根据,语法与逻辑的关系较其研究成果而言应更为复杂。

8、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三大奠基人及著作:

1)[德] 弗兰兹?波普《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简称《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比较语法》; 2)[丹麦] 拉斯克《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 3)[德] 雅各布?格里姆《德语语法》。

9、施莱赫尔(名词解释):

德国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最重要的著作《印度?日耳曼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对于历史比较语言学最大的贡献是其对于古印欧语的“重建”。他提出了自然主义语言观,开创了自然主义语言学派,在具体语言研究方面成就显著,在《印》中改进和完善了研究方法,创立了构拟法,使用了“*”符号。主要观点有①语言是有机体,②语言谱系树理论。

缺陷:简化了语言发展的过程,在“重建”过程中沉迷于黑格尔哲学的三分法,犯了许多主观错误。

其学生施密特提出语言发展的“波浪说”,即语言是怎样扩散的,他认为语言发展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的波浪,形成很多同心圆,不断向方向外传播,带有先验论的色彩,被认为带有唯心主义。

10、青年语法学派(名词解释): 又称“新语法学派”、“莱比锡学派”。勃鲁格曼和奥斯脱霍夫创立了《形态学研究》杂志,联合写的序言是新语法学派纲领性文件。新语法学派在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中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语音定律没有例外,一个是类推作用。

代表人物有:勃鲁格曼《印度·日耳曼语的鼻音领音》、《比较语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 ce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