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9 4:36: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7.《鹿角和鹿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真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3.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4.发现“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这一讲故事的秘诀,学习运用学到的方法编童话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并学习运用“让故事中的人物会说话”的习作方法。 2.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再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语言,感悟文本
1.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 出示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
(1)课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鹿觉得自己的鹿角很美?——理解“精美别 致”。指导朗读。
(2)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3)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导读出自我欣赏、自我喜爱、自我骄傲、自鸣得意的语气。)教师板书欣赏 喜爱 骄傲 2. 小鹿怎么样评价自己的腿? 出示句子:“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太细、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2)你从小鹿的哪些表情可以看出它特别不满意自己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3)指导朗读说出小鹿此时的心情,教师板书嫌弃 难过 抱怨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有目的地展开阅读,从而使阅读更加有效。】
二、研读心情,体味变化
1.是什么事让鹿改变了对自己角和腿的看法呢? 2. 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3.运用语气词进行想像说话。(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1)当鹿灵巧地把狮子远远地甩在后面时,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了:“( ), !”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2)正在这时候,糟糕,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凶猛的狮子一看,机会来了:“( ), !” (3)小鹿却吓得直冒冷汗:“( ), 。” 4.多危险啊,经历了狮口逃生的鹿深有感触地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5.出示课件:美丽——难看 送命——逃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引出让学生填
表格总结本课所蕴含的道理。 三、领悟寓意,升华主题
1.师生交流:从寓言里悟出来的道理。
2.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引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学习了本篇课文,知道了事物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一味欣赏长处而看不见短处,是不对的;因为它的短处完全否定长处也是不对的,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在同学们的生活中也要正确看待长出和短处,优点和缺点。
4.教师总结:点明寓言的特点。
5.作业: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几个动物编写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7.美丽的鹿角
鹿角(心情) 欣赏 喜爱 骄傲 鹿腿 (心情) 抱怨 难过 嫌弃
四. [教学设计反思]
《鹿角和鹿腿》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狮口逃生;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送命。全文前后对比鲜明突出,生动的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要求读准读通,读出自已的感受,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读后,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篇文章的重点是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难点是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为了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寓意,我先有意识地让学生找出鹿对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态度。通过前后对比朗读,让学生体会到鹿的思想在悄然发生转变。多次朗读“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可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些朗读训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为下文体会鹿的思想转变,奠定了基础。
根据课文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讲一讲。学生各自发表了意见,有的学生说明白了,好看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用的。
为了突破难点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此时此刻,狮子会对它的角和腿说什么呢?学生踊跃发言。他们的发言告诉我孩子们已经能比较鹿的角和腿的优点和缺点,对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觉得时机成熟,于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课文中引发的道理。通过读说到感悟,深化道理,让学生明白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懂得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面对变化着的事物,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要使自己的的想法和行为顺应这样的变化,启发学生关注和发现生活中不断变化的人和事,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